天安字典

《登楼》

时间: 2025-04-26 20:37:40

诗句

繙经兴尽卷书帷,独上江楼送落晖。

人迹已随云影断,傍檐嘉月冷侵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40

原文展示

登楼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繙经兴尽卷书帷,
独上江楼送落晖。
人迹已随云影断,
傍檐嘉月冷侵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读书之后登上江边的楼阁,送走夕阳的情景。诗人感叹人迹已逝,只有孤独的身影与月光相伴,夜晚的寒冷慢慢侵袭着衣襟。

注释

  • 繙经:翻阅古籍,表示诗人沉浸于读书之中。
  • 兴尽:兴致已尽,指读书的兴致已经消失。
  • 卷书帷:书卷的帷幕,指的是书籍的覆盖物。
  • 江楼:江边的楼阁,表示诗人所处的位置。
  • 落晖: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日落时的美丽景象。
  • 人迹:人们的足迹,表示人已经离去。
  • 云影:云彩的影子,形容天上的变化。
  • 嘉月:美好的月亮,象征着月光的清幽。
  • 冷侵衣:寒冷的月光侵袭衣衫,表现出夜晚的寒意。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月”和“江”作为自然元素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李弥逊的作品反映了士人的情怀,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常以清新、隽永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时期。诗人在读书、思考后,选择在江楼独自观赏落日和明月,表达了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楼》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展现了诗人李弥逊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方式。诗的开头“繙经兴尽卷书帷”,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诗人读书后的倦怠,透露出一种学识上的疲惫感。接着,诗人独自一人走上江楼,送走夕阳的余晖,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人迹已随云影断”一句,意象丰富,描绘了人迹已隐没于云影之中,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诗人在此处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冷清,更是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傍檐嘉月冷侵衣”则进一步突出了夜晚的寒意,月光的清冷似乎也渗透到了诗人的内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中独处时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繙经兴尽卷书帷:诗人翻阅书籍,兴致已尽,暗示思考的疲惫和内心的迷茫。
  • 独上江楼送落晖:独自登上江边的楼阁,送走夕阳,体现了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人迹已随云影断:人们的足迹消失,云影变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疏离。
  • 傍檐嘉月冷侵衣:美好的月光却带来寒冷,象征着夜晚的孤寂与思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落晖”和“嘉月”,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夕阳、云影、月光等意象交织,形成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士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落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云影:代表着变化与无常,暗示世事难以捉摸。
  • 嘉月:象征着美好与宁静,但也与寒冷相伴,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上江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
    • C. 喜悦
  2. “人迹已随云影断”中的“云影”意指什么?

    • A. 人的影子
    • B. 云彩的变化
    • C. 过往的记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展现了夜晚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李弥逊的《登楼》均描写了月光下的孤独情感,但李白更注重表现个人的豪情与饮酒的乐趣,而李弥逊则突出了一种清冷的孤寂与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怀张圣标金吾 病中杂诗 家兄至 怨词 和车宜年自圆明园归道中作原韵 送胡季昭谪象州 长峡 送李芳生还白下 上报国寺毗卢阁 题邵大行薰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蒙谷 名利兼收 包含舌的成语 谗阋 緑水青山 包含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潘的词语有哪些 过开头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一客不犯二主 撞府穿州 贝字旁的字 挂念 女字旁的字 姻伯 铭感不忘 鼓字旁的字 正气之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