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1:36
作者:苏轼 〔宋代〕
戏请黄鲁直学士秦少游贤良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上人争扶。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袴襦。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癯。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拊掌容歌呼。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
这首诗是我戏请黄鲁直学士和秦少游两位贤良人士各写一首。我身穿青衫,衣服上似乎有霜叶的痕迹,像是遇到民众,就像父亲对待儿子,官吏对待百姓如同奴仆。大家不要把我当成官长看,我只是一个识字的农夫。妻子在哭泣,儿子在叫着让我生气,偶尔有野人来拉我的胡子。我轻轻拂衣,写下这篇文章,虽然我没有芋头和豆子,但我也不缺乏。回到瑞草桥边的路上,我独自游玩,仍然佩戴着我一生的酒壶。在慈姥岩前我自我呼唤渡船,在青衣江上人们争着来扶我。今年的蚕市在几个州集会上,有遗民穿着袴襦。在我的邑中,有人指着那位白发红带的老人,似乎他没有衰老。我想西归到邻居家,隔着墙轻拍手掌,想要高歌呼喊。我不学习山王的驷马,回头空指着黄公的酒垆。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苏轼被贬后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的看法和对普通百姓的深厚感情。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理解。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官职的淡然与对平民生活的关怀。诗中以“青衫”作为开端,暗示了他身为文人的身份,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对百姓的亲切态度。他强调自己并非官长,而是一个识字的农夫,显示出他对权力的超然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哲思,苏轼以自嘲的方式传达了他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我欲西归卜邻舍”,表达了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显示了他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洒脱。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极具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官场的无奈,对平民百姓的关心,以及对自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用什么比喻来描述衰老?
诗中“我欲西归卜邻舍”表达了什么愿望?
诗中提到的“妻啼儿号”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