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时间: 2025-07-27 23:26:45

诗句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6:45

原文展示: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食的风流与人间的珍馐,笋饼与蕈馒头皆为美味。然则,不要将这些美味与谬汉一同分享,最好送给麻田的吴远游。

注释:

  • 天下风流:形容风雅、流行的事物。
  • 笋饼:用竹笋制成的饼,形容美味。
  • 济楚:这里指的是在江湖中有名的美食,可能指的是江南的特产。
  • 谬汉:意指不值得的人,或许是指某些好吃懒做的人。
  • 麻田: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熟人住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开创了“豪放派”诗词风格,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任职期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美食的喜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关怀。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饮食文化,以及对美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他对美食的热爱。诗的开头“天下风流笋饼餤”,用“天下风流”来形容笋饼的美味,可见其对美食的赞赏之情。而“人间济楚蕈馒头”则进一步扩展了美味的范围,蕈馒头的提及,展现了江南特产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事须莫与谬汉吃”则带有一丝调侃和警惕,不应与不懂珍惜美食的人分享这些美味,暗示着对美食的尊重与向往。最后一句“送与麻田吴远游”则将美味的分享转向了值得的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整首诗轻松而又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展示了苏轼豁达的性格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风流笋饼餤:表达笋饼在众多美食中的风雅与美味。
  2. 人间济楚蕈馒头:蕈馒头作为人间美食的代表,体现了地域特色。
  3. 事须莫与谬汉吃:说明与不懂得珍惜美食的人分享是浪费,带有讽刺意味。
  4. 送与麻田吴远游:将美食送给值得的人,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下风流”与“人间济楚”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笋饼与蕈馒头比作珍贵的美食,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食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朋友的珍视,反映了苏轼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笋饼:象征着自然与生机,代表了大自然的馈赠。
  • 蕈馒头:象征着地方文化与传统,体现了地域特色的美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美食?

    • A. 笋饼
    • B. 蕈馒头
    • C. 炒饭
    • D. 无
  2. 诗中提到的“谬汉”主要指的是:

    • A. 真正的美食家
    • B. 不懂珍惜的人
    • C. 朋友
    • D. 餐馆老板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食的无奈
    • B. 对朋友的关心
    • C. 对生活的无聊
    • D. 对美食的失望

答案:

  1. C. 炒饭
  2. B. 不懂珍惜的人
  3. B. 对朋友的关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苏轼的诗更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出对美食的热爱与幽默,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与心境的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初莅陵水 其二 初莅陵水 其一 登岸 自东流挽舟上建德 贡院锁宿闻吕员外使高丽赠徐骑省 题六和塔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勋戚 赞叹不置 病僧劝患僧 养发 齲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黑言诳语 干字旁的字 竻竹 伶俐乖巧 音字旁的字 学而时习之 华辞 斠然一概 衣字旁的字 包含门的成语 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