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49
《送沈逵赴广南》
苏轼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
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
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
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
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君归趁我鸡黍约,买田筑室従今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两人都生于丙子年,经历了四十九年的生活,依旧活着。友人沈逵在幕府出征西羌,夜晚渡过冰河,斩断敌人的云垒。战斗的尘土飞扬,箭雨飞溅,归来时对妻子和孩子的梦境依然清晰。作者被贬至黄冈四五年,孤舟漂泊在烟波之中,老朋友不再联系,生病、饥饿,甚至怀疑自己已死。相遇时握手大笑,发现白发苍苍,容颜略有相似。作者正准备北渡,沈逵却南行万里。功名如梦幻般不值得计较,追求道义才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作者将勾漏丹砂交给沈逵,汝阳的瓮盎毫无羞耻。希望沈逵回来时能趁着我约定的鸡黍,买田建房,从今开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被贬黄冈期间,表露出对友人沈逵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描述了他们的相遇与离别,折射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心态。
《送沈逵赴广南》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苏轼在诗中以友人的离别为契机,抒发了对人生、友谊以及理想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嗟我与君皆丙子”引入,强调两位友人的相似命运,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随着诗的推进,描绘了沈逵在战场上的英勇以及作者在贬谪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战斗生活的描述,也有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更是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漠与对求知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的“君归趁我鸡黍约,买田筑室従今始”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功名的淡泊,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苏轼与沈逵都是哪个年份出生的?
诗中提到的“功名如幻”表达了什么态度?
诗中提到的“鸡黍”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