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3:1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3:10:38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物役会有时,星言従高驾。道逢南山云,烦吸如电过。竟谁使令之,衮衮従空下。龙移相排拶,风舞或颓亚。散为东郊雾,冻作枯树稼。或飞入吾车,逼仄人肘胯。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
这首诗的意思是:物体和现象有时会受到影响,星星的言语仿佛从高空而来。在路上遇见南山的云,吸引着我如同电光一闪。究竟是谁在指挥这些云彩,它们浩浩荡荡从空中降下?云如龙般变幻,风舞动着或显得颓废。它们散落成东郊的雾,凝结成枯树的寒霜。有时云会飞入我的车中,挤得我肘膀难以活动。我试图捕捉它们放入箱中,带回自己的茅草屋。打开箱子放出它们,依然会变化无常。云啊,你要归山去,不要让达官贵人惧怕你。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苏轼的诗歌以豪放、婉约著称,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中浓厚的自然意象及对云的描绘,体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云的深切思考和感悟。诗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的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云彩的奔腾与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苏轼通过对云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中“不使达官怕”的一句,暗示了自然的随意与人类的渺小,体现了诗人对权威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苏轼以云为媒介,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权威的反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群马奔突”比喻的是?
诗中提到的“达官”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