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43
故梁国公主池亭
作者: 王建 〔唐代〕
平阳池馆枕秦川,
门锁南山一朵烟。
素柰花开西子面,
绿榆枝散沈郎钱。
装檐玳瑁随风落,
傍岸逐暖眠。
寂寞空馀歌舞地,
玉箫声绝凤归天。
这首诗描写了平阳的池亭,坐落于秦川的边缘,门前锁住的是南山轻烟缭绕的景致。素白的柰花娇艳如西施的面容,青翠的榆树枝条散落着沈郎的钱币。亭檐上装饰的玳瑁随着风轻轻飘落,岸边的水面上逐渐温暖,鱼儿在水中安然入睡。寂寞的地方只剩下空荡荡的歌舞场,玉箫的声音已然绝响,仿佛凤凰已归天。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建,号青溪,生于山西,工诗善律,多描写风光与人情,尤其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们常常在山水之间吟诗作对,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王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池亭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繁华的感慨。
《故梁国公主池亭》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平阳池馆的美丽画卷。诗的开头,"平阳池馆枕秦川",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的优美,而且通过“枕”字展示出池馆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门锁南山一朵烟”,以烟雾缭绕的南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素柰花开西子面”将花与美人相提并论,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间的柔情似水。接着的“绿榆枝散沈郎钱”,则通过沈郎的典故,暗示了对往昔文人风流的追忆。整个诗篇以一种闲适而幽远的情调流淌,最后两句“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境遇的感叹,令人心生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繁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平阳池馆”位于哪个地方?
“素柰花开西子面”中的“西子”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玉箫声绝凤归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