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34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作者:王建 〔唐代〕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六月的早晨也很热,住在卑微的地方常常令人烦躁。
五匹马在西城游玩,几根拐杖伴随着朱红色的车轮。
西楼临近方塘,华美的树木映衬着华丽的轩亭。
水面上满是鸭子,有酒杯也满盈。
山东一带没有高山,眼前平视着无垠的大海。
清爽的高风和凉爽的气息吹来,广阔的景色沉浸在清凉的源头中。
我端坐于青衿之旁,礼节愈加恭敬庄重。
我愿意成为颜氏的弟子,歌颂孔子的大门。
王建(约766年-830年),字子建,号梦得,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见长。
这首诗作于王建担任元太守期间,诗中描绘了夏日西楼的景象,表达了他在炎热的夏日中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以及对读书明理的向往。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令人身临其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深刻表达。诗的开头以“六月晨亦热”引入,直截了当地刻画了夏季的炎热,接着描绘了热闹的西城,给人一种繁华与喧闹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西楼的清幽环境,通过“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
水面上的“凫鹥满中流”与“有酒复盈尊”相结合,不仅传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则以地理的对比,展示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胸襟。高风凉气的到来,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凉的慰藉。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师道的向往,愿意追随颜氏门下,歌颂夫子的精神,反映了深厚的文化自觉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王建对炎热夏日的感慨、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文化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中提到的“卑居”指的是:
A. 高贵的住所
B. 低下的住处
C. 宁静的环境
D. 繁华的市区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位古人的向往?
A. 孟子
B. 庄子
C. 颜回
D. 荀子
诗中“高风凉气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烦躁
B. 清凉舒适
C. 忧伤
D. 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