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时间: 2025-04-26 20:39:34

诗句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34

原文展示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作者:王建 〔唐代〕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白话文翻译

六月的早晨也很热,住在卑微的地方常常令人烦躁。
五匹马在西城游玩,几根拐杖伴随着朱红色的车轮。
西楼临近方塘,华美的树木映衬着华丽的轩亭。
水面上满是鸭子,有酒杯也满盈。
山东一带没有高山,眼前平视着无垠的大海。
清爽的高风和凉爽的气息吹来,广阔的景色沉浸在清凉的源头中。
我端坐于青衿之旁,礼节愈加恭敬庄重。
我愿意成为颜氏的弟子,歌颂孔子的大门。


注释

  • 卑居:指住在低下的地方。
  • 烦昏:烦躁的感觉,昏沉。
  • 五马:指五匹马,象征繁华或热闹。
  • 朱轮:指华丽的车轮,象征尊贵。
  • 方塘:方形的池塘。
  • 嘉木:美好的树木。
  • 凫鹥:指各种水鸟。
  • 山东:指中国的山东省,因地势平坦而无山。
  • 灏景:宽广的景色。
  • 青衿:指读书人,书生。
  • 颜氏:指颜回,孔子的弟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66年-830年),字子建,号梦得,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建担任元太守期间,诗中描绘了夏日西楼的景象,表达了他在炎热的夏日中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以及对读书明理的向往。


诗歌鉴赏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令人身临其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深刻表达。诗的开头以“六月晨亦热”引入,直截了当地刻画了夏季的炎热,接着描绘了热闹的西城,给人一种繁华与喧闹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西楼的清幽环境,通过“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

水面上的“凫鹥满中流”与“有酒复盈尊”相结合,不仅传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则以地理的对比,展示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胸襟。高风凉气的到来,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凉的慰藉。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师道的向往,愿意追随颜氏门下,歌颂夫子的精神,反映了深厚的文化自觉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月晨亦热:开篇即点明天气炎热,设置了诗的情境。
  2. 卑居多烦昏:住处低下使得心情烦躁,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3. 五马游西城:生动描绘了热闹的场景,增加了生活气息。
  4. 几杖随朱轮:象征着车马豪华,反映社会地位与繁华。
  5. 西楼临方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环境。
  6. 嘉木当华轩:美丽的树木为华丽的楼阁增添了生机。
  7. 凫鹥满中流: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8. 有酒复盈尊:聚会的欢愉与生活的惬意。
  9. 山东地无山:地理特征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视野。
  10. 高风凉气来:清新的空气带来舒适感。
  11. 灏景沈清源:描绘辽阔的风景,象征着清澈的心灵。
  12. 青衿俨坐傍:诗人自我定位为一个有追求的读书人。
  13. 礼容益敦敦:礼仪愈加庄重,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14. 愿为颜氏徒:表达对学问的崇拜与向往。
  15. 歌咏夫子门:愿意为孔子歌颂,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凫鹥满中流”,用水鸟比喻生活的悠闲自在。
  • 对仗:如“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形成美感的对称。
  • 意象:诗中意象丰富,如“青衿”、“嘉木”等,体现出诗人对文化的崇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建对炎热夏日的感慨、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文化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月:象征着炎热与繁忙。
  • 西楼:象征着宁静与高雅。
  • 方塘:代表着自然的和谐美。
  • 凫鹥: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青衿:象征着读书人,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卑居”指的是: A. 高贵的住所
    B. 低下的住处
    C. 宁静的环境
    D. 繁华的市区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位古人的向往? A. 孟子
    B. 庄子
    C. 颜回
    D. 荀子

  3. 诗中“高风凉气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烦躁
    B. 清凉舒适
    C. 忧伤
    D. 热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2. 《静夜思》 - 李白
  3.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从元太守夏宴西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强调壮阔的视野与人生的哲理,而后者则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文化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王建诗文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浪淘沙 赠闵次垣表兄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 浪淘沙 浪淘沙 其三 浪淘沙 七夕 浪淘沙 夜雨 浪淘沙慢 其二 九月下旬,西山之战,两军伤亡,过当客有述其惨状者。复次清真韵 浪淘沙 秋舫载花图 浪淘沙 月夜西湖放舟小瀛洲,至三潭印月放花,码头书此,柬修梅、抱珠 浪淘沙 其一 书愿二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莞的词语有哪些 恶作剧 轮理 隙末 砥平绳直 包含委的词语有哪些 灵丹圣药 不日不月 耳字旁的字 易于反手 中央档案馆 宝盖头的字 新居 宽开头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矛字旁的字 讨债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