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横吹曲辞。关山月》

时间: 2025-07-27 08:16:59

诗句

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

冻轮当碛光悠悠,

照见三堆两堆骨。

边风割面天欲明,金莎岭西看看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6:59

原文展示

横吹曲辞·关山月
作者:王建(唐代)

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
冻轮当碛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
边风割面天欲明,金莎岭西看看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关山的月亮。前军正在开营出发,寒冷的车轮在冰雪覆盖的沙石路上行驶,月光照耀下可以见到地上三堆、两堆的白骨。边风刺面,天色渐亮,金莎岭的西边隐约可见。

注释

  • 关山月:指关山的月亮,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营开道:军队开营准备出发。
  • 冻轮:寒冷的车轮,形容天气严寒。
  • :沙石滩,指艰难的行军道路。
  • 堆骨:指战死士兵的遗骸,反映战争的惨烈。
  • 边风割面:形容寒风刺骨,给人带来痛感。
  • 金莎岭:一种地名,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岭,传达地理的遥远。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典故,但“关山月”本身即蕴含了对遥远边关的思念与感慨,反映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字子华,晚唐诗人,出身于贫寒家庭,后为官,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诞生于唐代盛世的边疆,正值战争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月夜与寒风中的士兵,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关山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入人心。开篇的“关山月”点题,引人入胜,既是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是士兵心情的写照。接下来的描述通过“冻轮当碛”展现了艰苦的行军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照见三堆两堆骨”一句,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命运紧密相连,令人感到无比心痛和惋惜。

“边风割面天欲明”则描绘了清晨的寒冷和边塞的孤独,表现出士兵在外征战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黎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生的渴望。最后一句“金莎岭西看看没”则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神秘,既是对未来的渴望,也是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孤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关山月:开篇即引入月亮,象征孤独与思乡。
  2. 营开道白前军发:描写军队出发,展现紧张的气氛。
  3. 冻轮当碛光悠悠:表现行军的艰苦,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4. 照见三堆两堆骨: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令人心痛。
  5. 边风割面天欲明:描绘清晨的寒冷,传达士兵的孤独与疲惫。
  6. 金莎岭西看看没:暗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喻指思乡之情。
  • 拟人:边风“割面”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孤独,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思念与孤独。
  2. :代表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3. :象征边疆的寒冷与孤独。
  4. :象征遥远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建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莎岭”在诗中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照见三堆两堆骨”描写的是士兵的荣誉。 (对/错)

答案

  1. B. 王建
  2. 对未来的渴望和希望。
  3. 错(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李商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均表现出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王建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战争的残酷,而王之涣则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三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一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讲武城 春归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七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桧花蜜 顺辰 麦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老民 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磨穿铁鞋 人心向背 走字旁的字 不耻最后 雪泥鸿爪 包含筋的词语有哪些 前度刘郎 辘辘远听 打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