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14
红抹兰膏绿染衣,
绿娇红小两相宜。
华边剩有清香在,
木石痴儿自不知。
诗中描绘了一幅花卉的美丽场景:红色的兰花用鲜艳的膏抹,绿色的衣袂则被染成了别致的颜色,绿的和红的小花相映成趣。花边上仍然留有淡淡的清香,而那些沉迷于木石的傻孩子们却对此毫不在意。
“痴儿”可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无知或忽视,常用来形容那些无法欣赏美的人。此诗通过“木石痴儿”,反映了自然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差异。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锡,金朝末年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受到唐诗和宋词的影响,内容多涉及个人情感、自然景色以及历史感悟,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此诗写于元好问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对花卉的细腻观察,同时也隐含了对人们忽视美好事物的惋惜。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色彩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花卉的细腻观察和热爱。诗的开头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出红色兰花和绿色衣袂的美妙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华边剩有清香在,木石痴儿自不知”则转向了一种哲思的境界。诗人在赞美花卉的同时,也透出一种对世人无知的惋惜。那些痴迷于木石的孩子们,未能体会到自然中花的芬芳和美丽,显示了人类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常常忽略了更为珍贵的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鲜明的色彩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花卉之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无知的惋惜,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木石痴儿”指的是什么?
诗中“绿娇红小”形容的是:
诗中提到的“清香”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