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8-01 11:22:05

诗句

邺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

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1:22:05

原文展示:

邺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
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

白话文翻译:

在邺城,曹操和刘备的气概已尽,江东的谢家诗韵依然高远。
如果从华实的标准来评定诗歌的品位,恐怕吴侬的诗人无法得到锦袍(象征高贵的地位)。

注释:

  • 邺下:指邺城,古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二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代表了当时豪杰的气概。
  • 江东:指江东地区,主要是指吴国,尤其是谢家,强调他们的文化成就。
  • 华实:华实指的是华美与实用,常用于评价诗词的标准。
  • 吴侬:指吴地的士人,特指南方的诗人。
  • 锦袍:象征高贵、荣华的衣服,表示地位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达,号天游,金朝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历史典故、人物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元好问在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背景下,表达了对历史豪杰的敬仰以及对当时文人状况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曹操、刘备与江东谢家诗韵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文人气质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气尽豪”与“韵尤高”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曹刘二人的气概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而江东的谢家却以其诗韵依然高远,昭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评诗的标准,华实的标准意味着诗词不仅要华丽,也要有实质的内容。元好问在此点出,吴侬(即当时南方的诗人)可能在这一标准下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认可,这不仅是对当时文人地位的反思,也隐含着对文人应具备的素养与气质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邺下曹刘气尽豪:表达了在邺城的豪杰气概已经消逝,暗示历史的无情。
  • 江东诸谢韵尤高:指出江东地区的谢家诗人仍然保持着高昂的诗韵与气质,强调文化的延续性。
  • 若从华实评诗品:引入评判标准,指出诗歌的评判不仅仅在于表面的华丽。
  • 未便吴侬得锦袍:暗示吴地的文人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荣华,反映诗人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曹刘与谢家诗韵的对比,突出文化的传承。
  • 象征:锦袍象征着地位与成就,传达出对文人地位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文人气质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当下文人状况的忧虑。

意象分析:

  • 邺下: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消逝。
  • 江东:代表着文化的延续与生生不息。
  • 锦袍:象征地位、荣华,表现文人追求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曹刘”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和刘备
    • B. 曹操和孙权
    • C. 刘备和孙权
  2. “华实”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诗词的形式与内容
    • B. 诗人的气质
    • C. 文化的传承
  3. “锦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文人的才华
    • B. 地位与荣华
    • C. 诗歌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与元好问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化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元好问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当时文人状况的不满与思考。

参考资料:

  • 《金朝文学史》
  • 《古典诗词解析》
  • 《元好问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蝶恋花二首 其二 蝶恋花 感旧次沈丰垣韵 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 蝶恋花 其七 蝶恋花三首 其三 蝶恋花 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斗觉宵来情绪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松社 包含掉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出类超群 十死之地 包含邀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攘心劳 隹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华藏世界 军赐 不精 忍泪含悲 欹垂 佳肴美馔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