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00
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白露时节已经来临,清澈的河流让我思绪无限。江湖依然在边塞,船只和划桨的人仍在军队中。舞蹈伴随着岸边的树木,歌声随风飘荡。夕阳映照着水面,边疆的景色充满了秋天的色彩。乘着兴致应当放下船桨,邀友共欢不必避忌骏马。谁会怜惜那脆弱的羽翼,仍想与高飞的鹓鸿为伴。
作者介绍:高适(704年-765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王之涣、王昌龄等并称“边塞诗派”。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写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豪情。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白露时节,诗人陪同侍御窦某在灵云池游玩,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共欢的期待。
这首诗描绘了白露时节的边疆景象,诗人以清澈的河流开篇,表现了思绪的无尽与自然的美好。接着通过对江湖的描写,引出边塞的军事生活,表现出那种虽然战火纷飞但仍不乏诗意的生活。后半部分的舞蹈与歌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夕阳与水面连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出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弱小身影的怜惜与对高飞梦想的渴望,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悲壮而又激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士兵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白露”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诗中提到的“骢”指的是什么?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弱小者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