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时间: 2025-05-13 23:26:41

诗句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凑 一作:走;似 一作:如)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馆 一作:观)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3:26:41

原文展示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凑一作走,似一作如青槐夹驰道,
宫馆何玲珑。
馆一作观,秋色从西来,
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座塔的形状就像从地面涌出,孤独地高耸入天宫。
登上塔顶,仿佛走出了这个世界,
石阶蜿蜒曲折,似盘旋在虚空之中。
塔身陡峭地压在神州大地上,
高耸的样子仿佛是鬼神的工艺。
四个角阻挡着白日,
七层塔身直冲苍穹。
向下看去,好像能指着高飞的鸟,
俯耳倾听,能听到风声的惊响。
连绵的山峦如同波涛,
奔涌而来仿佛朝东冲去。
(或作“走”)
青槐夹道而行,
宫殿何其玲珑。
(或作“观”)
秋色从西方而来,
苍茫的景色覆盖了关中。
五陵的北原上,
万古的青色朦胧。
清净的道理可以领悟,
胜过我早已信奉的宗旨。
我发誓要挂冠而去,
因为觉悟的道路是无穷的。

注释

  • 浮图:指佛塔。
  • 磴道:石阶小路。
  • 突兀:高耸而显得孤立。
  • 峥嵘:形容险峻或突出。
  • 摩苍穹:与苍天相接触。
  • 五陵:指古代王朝的墓地。
  • 净理:指清净的道理或思想。

典故解析

  • 慈恩寺:位于长安,是唐代著名的寺庙,意在弘扬佛教。
  • 五陵:古代王朝的王公贵族的墓地,象征着权势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身于边境,曾任职于西北边疆。岑参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边塞风光的描写而闻名,诗风奔放,语言华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岑参与高适、薛据一同登上慈恩寺的浮图时,诗中表达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和对佛教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浮图的高耸与自然的壮观,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是岑参的一首名作,展现了他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激动心情和对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浮图为中心,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塔的高耸与自然景观、人生哲理紧密相连。开篇以“塔势如涌出”引入,形象鲜明,展现出浮图的雄伟气势,接着描绘登临的感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诗中“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更是表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心怀广阔视野的豪情。岑参在此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终以“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总结,表达了他对道理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一结尾不禁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哲学思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塔势如涌出:形容塔的高耸之势,仿佛从大地中涌现而出。
  2. 孤高耸天宫:塔孤独地高耸入天,与天宫相接。
  3. 登临出世界:登上塔顶,像是走出了这个世界。
  4. 磴道盘虚空:石阶蜿蜒,似在虚空中盘旋。
  5. 突兀压神州:突出的塔身压在神州大地上,显得险峻。
  6. 峥嵘如鬼工:高耸的塔体,似鬼神的工艺之作。
  7. 四角碍白日:四个角遮挡着阳光,显得神秘。
  8. 七层摩苍穹:七层塔身直冲苍天,令人惊叹。
  9. 下窥指高鸟:从塔顶向下看,好似指向高飞的鸟儿。
  10. 俯听闻惊风:俯身倾听,能听到风声的惊响。
  11. 连山若波涛:连绵的山峰如同波涛起伏。
  12. 奔凑似朝东:奔涌而来,仿佛朝东而去。
  13. 青槐夹驰道:青槐树夹着行驶的道路。
  14. 宫馆何玲珑:宫殿何其精美、玲珑。
  15. 秋色从西来:秋天的景色从西方而来,苍茫而美丽。
  16. 苍然满关中:苍茫的色彩覆盖了整个关中地区。
  17. 五陵北原上:五陵的北原上,长久以来都是青色的朦胧。
  18. 净理了可悟:清净的道理可以领悟。
  19. 胜因夙所宗:胜过我之前所信奉的宗旨。
  20. 誓将挂冠去:发誓要放弃官职,追求更高的精神。
  21. 觉道资无穷:因为觉悟的道路是无穷的。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塔势如涌出”,通过比喻增强了视觉效果。
  2. 夸张:如“四角碍白日”,夸大了塔的高度与神秘。
  3.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岑参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诗中通过对浮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图:象征高尚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 高鸟:象征自由与超越。
  • 连山: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壮丽。
  • 秋色: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思考。
  • 五陵:象征历史的积淀与人事的沧桑。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浮图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代表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而连山、秋色等自然意象则构成了诗人心灵的庇护所,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慈恩寺”主要是指哪个宗教的寺庙?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D) 伊斯兰教
  2. 诗中“连山若波涛”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宁静
    • B) 动荡
    • C) 广阔
    • D) 高远
  3.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世俗的厌倦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B) 佛教
  2. C) 广阔
  3. B) 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 岑参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高处的景象,岑参更注重对自然的感悟,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表达壮丽的景观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岑参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张左虞都尉 落花八首 烛泪 应制题扇 立春日赐百官春饼 春词二首 其一 杏花画眉 班鸠 琵琶士女 闺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目往神受 釒字旁的字 雉雊 善诱 牛字旁的字 擢颖 秃宝盖的字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瞎说八道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进退触篱 不越雷池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迷而知返 采字头的字 穿井得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