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3:07
题苜蓿峰寄家人
作者: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
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
不见沙场愁杀人。
在苜蓿峰边迎来了立春,
胡芦河上泪水沾湿了手巾。
闺房中只是在空虚地相思,
无法在沙场上见到你,心中愁苦万分。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诗人多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忧虑。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放、奔放和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边疆风光和士兵的生活,常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岑参身处边疆,面对战乱与离别,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忧虑。在立春之际,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诗人却因远离家乡而倍感孤独。
岑参的《题苜蓿峰寄家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诗中通过对立春的描绘,传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因身处异乡而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思念。首句“苜蓿峰边逢立春”设置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然而随之而来的“胡芦河上泪沾巾”却将这种美好瞬间转化为对家人的深刻思念,泪水象征着思念的苦涩与无奈。
后两句“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对闺中亲人的思念与对战场上危险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深刻内心世界,以及对家人和家国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战争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苜蓿峰”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思念的地方
C. 战场
诗人因为什么而流泪?
A. 看到春天的美景
B. 思念家人
C. 战争的残酷
“闺中只是空相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念
C. 对战争的热爱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