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29
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我独自来到山中,今天又要离别。
心中没有牵挂,远行又要去往何方。
四处没有烟火的气息,遇见人时只谈古代的事情。
这一次出行没有弟子相伴,只有白犬陪伴在身旁。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诗中表达的离别、隐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常见于道教文化和隐士文学中。诗人通过白犬的陪伴,反映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自由。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多描绘山水、隐士生活,常表现出对道教和禅宗的向往。
《送道者》创作于贾岛隐居山林的时期,诗人常常与道士交往,探讨道理,表达他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对自然的热爱。
《送道者》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独向山中见”引入,描绘了诗人孤身一人,独自探访山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接着“今朝又别离”即表明了离别的情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诗人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对万里旅途的茫然,“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这表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无怨无悔的心态。
而“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的意境,诗人置身于无烟火的山林中,偶尔遇人也仅谈古事,似乎在与时间对话,回望历史,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沉思与怀念。结尾处提到“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展现了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白犬的陪伴象征了简单纯真的友情,更加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自由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道家的清静之美,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人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熙熙攘攘的城市
b) 清幽的山林
c) 繁华的集市
d) 漫天烟火
诗中提到的“白犬”象征什么?
a) 忧伤
b) 忍耐
c) 忠诚与陪伴
d) 孤独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明朗
b) 迷茫
c) 愉悦
d)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