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4:30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作者三次做了官,直到白发苍苍;自从出任边疆职务,已是五年秋天。不要说圣明的君主不再任用你,其实那些苦苦挣扎的百姓也并没有得到安宁。人间的岁月就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客舍的秋风又在耳边吹起。心中难以诉说的情感又该向谁倾诉?江边的蝉鸣声在耳畔响起,让人感到空虚与无奈。
岑参,字与之,号白云,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是当时的文学家,以豪放的风格和壮美的意象著称。岑参曾在边疆任职,目睹了战乱和百姓疾苦,创作了许多表现边塞风情和思乡情怀的诗篇。
本诗创作于诗人被派往边疆守卫期间,面对战乱和离别,表达了对往日游玩的怀念和对苍生苦难的关心。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个人命运和百姓苦难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现了岑参对人生、时光和社会的沉思。开头两句“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展现了诗人从年轻到白头的生命历程,暗示了官场的无常和个人的无奈。接下来的“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则转向对社会的关注,表达了对百姓困境的同情。此句提醒人们,虽然个人的命运可能被忽视,但百姓的苦难仍在持续,蕴含着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蕴含着一种哀伤的哲学,岁月飞逝,秋风又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悲凉。最后的“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则是对孤独和无法倾诉的无奈,蝉鸣声的“空满耳”更添了一层悲凉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复杂感受。
整首诗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探讨了人生的无常、社会的苦难与心灵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苍生的深切关怀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关心社会、关注人性的情怀。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许多意象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作者三次做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A. 成功
B. 白头苍苍
C. 被贬
D. 退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这句诗的意思是?
A. 时间流逝如同流水一样快
B. 水流的速度很慢
C. 人生不再经历痛苦
D. 时间可以倒流
诗中提到的“江上蝉鸣”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自由
D. 亲情
与岑参的作品相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精神的追求。而岑参则通过个人的经历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更加沉重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深刻思考。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