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6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作者: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
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
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
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
向月胡笳谁喜闻?
你不知道胡笳的声音是多么悲伤吗?
那紫色胡须、绿色眼睛的胡人正在吹奏。
当他吹完一曲的时候,
那楼兰的征戍士兵们愁苦得无以复加。
在凉爽的秋天八月,萧关的道路上,
北风把天山的草都吹断了。
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倾斜,
胡人对着月亮吹奏胡笳。
这胡笳的怨曲将要送走你,
远望秦山,陇山的云朵在浮动。
边城里夜夜都充满了忧愁的梦,
对着月亮的胡笳,谁又能欢喜地倾听?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士兵的悲苦情怀,情感深沉浓烈。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但边疆战事不断,诗人借助胡笳的悲怆之音,表达了对远行使者颜真卿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边疆士兵的同情。
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以其悲凉的音调和丰富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诗中通过胡笳这一乐器的悲切之声,引入了对远方征戍士兵的思念和忧愁。开篇以“君不闻胡笳声最悲?”发问,直接引起读者的兴趣,展示了胡笳声的悲伤,进而描绘出胡人悲切的情感。诗中描绘的凉秋八月,北风呼啸,天山草木凋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和愁苦的氛围。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昆仑山的描绘,营造了一个既遥远又神秘的意境,表达了对送别者的深情厚谊。诗人以“胡笳怨兮将送君”点明了主题,胡笳所传递的不仅是音乐的悲伤,更是对故人的不舍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呈现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边塞画面,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敏感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情送别和对边疆士兵的同情,流露出浓厚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均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但岑参的作品更注重抒发内心的离愁,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雄伟与壮丽,二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