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高适薛据慈恩寺浮图》

时间: 2025-05-25 06:03:14

诗句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3:14

原文展示

与高适薛据慈恩寺浮图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座塔的形状像是从地面涌出,孤独地高耸入天宫。
登上塔顶,仿佛超出了人世间,石阶盘旋在虚空之中。
高耸入云,压迫着整个神州,巍峨壮丽犹如鬼神的工艺。
四个角阻挡着白天的阳光,七层塔身触摸着苍穹。
从高处俯瞰,指尖似乎能指到高飞的鸟,低头倾听则能听到惊涛骇浪的声音。
连绵的山峦像波涛一样翻滚,奔涌而来似乎朝向东边。
青色的槐树夹在通往宫殿的小道旁,宫殿的建筑何其玲珑。
秋天的色彩从西方而来,苍茫的气息弥漫在关中大地。
五陵北原之上,万古的青翠如烟波浩淼。
清净的道理让人能够领悟,这比起往日的信仰要更胜一筹。
我发誓将要挂下官职,去追求那无穷的道理。

注释

  • 塔势如涌出:形容塔的形状像是从大地中涌出,表达了塔的高耸和气势。
  • 孤高耸天宫:独自高高耸立在空中,仿佛直抵天宫。
  • 突兀压神州:形容塔高耸得让人感到压迫,象征着其雄伟。
  • 四角碍白日:四角的建筑遮挡了阳光,突出塔的高度。
  • 七层摩苍穹:塔的七层直抵青天,意象丰富。
  • 净理了可悟:清净的道理能够让人领悟,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字子美,号冰壶,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和豪情壮志著称。岑参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背景是在慈恩寺的浮图,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所感受到的孤高与超脱,反映了登高望远的豪情和对清净道理的向往。

诗歌鉴赏

岑参的《与高适薛据慈恩寺浮图》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壮丽景观的诗。通过对浮图的描写,诗人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建筑所带来的震撼感,表达了他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与沉思。诗中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不仅是对浮图外形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类对信仰与理想的向往。

接下来的“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则传达了登高所带来的超然体验,仿佛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远离尘俗的烦恼。诗人通过“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展现了他在高处的视野与感受,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壮观与自身的渺小。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山峦如波涛,秋色苍茫,展现了自然的气势与变化,传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慨与哲思。最后两句“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道理的追求,显示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真理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塔势如涌出:描绘塔像是从地底下涌出来的一样,形象生动,体现了建筑的宏伟。
  2. 孤高耸天宫:强调塔的孤独与高耸,象征着超脱与崇高。
  3. 登临出世界:登上塔顶,离开了俗世,表达了超越的感觉。
  4. 磴道盘虚空:形容石阶蜿蜒而上,给人一种悬空的感觉。
  5. 突兀压神州:塔的高耸让人感到压迫,增强了塔的气势。
  6. 峥嵘如鬼工:形容塔的造型犹如鬼神的工艺,突显出其独特之美。
  7. 四角碍白日:四个角的建筑遮挡了阳光,强调塔的高度。
  8. 七层摩苍穹:塔的七层触碰到天空,意象深远。
  9. 下窥指高鸟:从高处看去,似乎可以指到高飞的鸟,显示了视角的变化。
  10. 俯听闻惊风:低头可以听到风声,传达了自然的声音。
  11. 连山若波涛:山峦起伏,像波涛一样奔涌,描绘了壮丽的景观。
  12. 奔凑似朝东:山的起伏如同朝东奔跑,生动形象。
  13. 青槐夹驰道:青色的槐树夹在小道两旁,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14. 宫馆何玲珑:宫殿建筑精致,表现出工艺的高超。
  15. 秋色从西来:秋天的景色从西方而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
  16. 苍然满关中:关中地区被秋色笼罩,表现出一片苍茫。
  17. 五陵北原上:五陵地区的北原,处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18. 万古青濛濛:历史悠久,青翠的景象令人感慨。
  19. 净理了可悟:清净的道理可以领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
  20. 胜因夙所宗:比起过去的信仰,更加深刻。
  21. 誓将挂冠去:决心辞去官职,追求更高的理想。
  22. 觉道资无穷:意识到道理的深邃与无穷,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塔势如涌出”,将塔的形状比喻为从地面涌出,生动形象。
  • 拟人:如“俯听闻惊风”,赋予风以“听”的动作,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如“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浮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显示出对道理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 浮图:象征信仰与超越,反映了诗人的追求。
  • 高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呈现出一种敬畏感。
  • 秋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带有感伤的情感。
  • 青槐: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增添了景色的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岑参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七层摩苍穹”意指什么?

    • A. 形容塔的高度
    • B. 形容山的高度
    • C. 形容树的高度
  3. 诗人誓将挂冠去,是什么原因?

    • A. 对官场的不满
    • B. 想要旅行
    • C. 想要学习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岑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在意象的描绘上,岑参更注重对自然的哲思,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观和豪情。两者均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一 夜宿朴树湾 秋夜闻雨 登金山 张叔挽诗二首 张叔挽诗二首 中秋玩月 游善应禅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字旁的字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南面称王 心窍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一日之谊 十步香草 齲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咆哮西风 骚翁墨客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事重身衰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臼字旁的字 书禀 寿诗 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