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佐郡思旧游》

时间: 2025-04-26 05:35:52

诗句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52

佐郡思旧游

原文展示: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白话文翻译:

幸运的是我得以进入紫殿(高贵的地方),却仍然怀念在丹墀(皇帝的朝堂)侍奉的日子。
史官们对我的事迹评价公正,然而谏言的书信却无人关注。
我平生一直自以为是,到了老年却感到无能为力。
同行的朋友们都已经取得了成就,唯独我才华平平,落后于人。
庭院中的槐树上鸟儿喧闹,台阶上的草丛中虫鸣悲切。
如今我白发苍苍,青云之志却仍未实现。

注释:

  • 紫殿:指皇帝的宫殿,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丹墀:指朝堂,象征着官场和政治。
  • 史笔:指历史记载的笔墨,意指自己的事迹被公正记录。
  • 谏书:指劝谏的书信,表示自己所写的意见无人重视。
  • 平生恒自负:意指自己一生以来一直自以为是。
  • 同类皆先达:指同类的人都已取得成就。
  • 白发今无数:意味着年岁已高,白发越来越多。
  • 青云未有期:表达了对前途未卜的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子美,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与王之涣、李白并称,出身于边塞,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佐郡思旧游》创作于岑参晚年,反映了他对曾经侍奉皇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以偿的懊恼。此时的他已年迈,回首往事,感慨颇多。

诗歌鉴赏:

《佐郡思旧游》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岑参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内心的挣扎与失落。诗的开头用“幸得趋紫殿”表明他曾经有幸在权贵之地任职,然而紧接着“却忆侍丹墀”则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暗示他在权力中心的生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满足。

全诗的情感逐渐由喜转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成就的自省与对比。诗人自感平生自负,但在同类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白发的增多与青云之志的遥不可及相结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无望。

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幸得趋紫殿:表达了对曾经有幸进入权力中心的自豪感。
  2. 却忆侍丹墀:怀念曾经的侍奉生活,暗示对那个时代的眷恋。
  3. 史笔众推直:虽然自己的事迹被公正地记录,但内心却感到不满。
  4. 谏书人莫窥:表达了对自己劝谏未被关注的失落。
  5. 平生恒自负:自以为是的态度在时光流逝中显得苍白。
  6. 垂老此安卑:年老后,感到无奈和卑微。
  7. 同类皆先达:对比自己的落后,显得更加孤独。
  8. 非才独后时:自知才华有限,未能赶上时代。
  9. 庭槐宿鸟乱:鸟鸣象征着无序的生活。
  10. 阶草夜虫悲:虫鸣传达了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11. 白发今无数:年华已逝,白发如雪。
  12. 青云未有期:理想未实现,感叹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幸得趋紫殿”与“却忆侍丹墀”,形成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 意象:鸟、虫、白发等意象烘托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 比喻:青云代表理想,白发象征衰老,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成就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殿: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 丹墀:政治与官场的代表。
  • 槐树:生命的象征,传达孤寂感。
  • 虫鸣:夜晚的悲声,象征着内心的哀伤。
  • 白发: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岑参的《佐郡思旧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旧游的怀念与对人生的反思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爱情的思考

  2. 诗中“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所传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孤独与悲伤
    C. 和谐
    D. 忧愁

  3. 诗人用“青云未有期”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理想未实现的失落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岑参的《佐郡思旧游》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反思与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豪情壮志和壮丽景色,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上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草四首 其一 舟中闻邻船吴歌有怀幼文来仪 江梅 谢林雪斋 其四 丹阳苦寒再赋 和子希塾师游园韵 春暮登快阁与姚海槎亲家茗话 拒马河 题陈抟睡图 丁卯初春慈和侄女赴洮南口占送之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包含迮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封土 简傲绝俗 睹物伤情 包含班的成语 雍容大度 一代儒宗 苑囿兵 所开头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兄友弟恭 尸字头的字 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体力行 内趐 加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