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16
咏贫士
作者:陶渊明 〔魏晋〕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
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在这凄凉的岁月里,天色渐渐暗淡,我穿着粗布衣服,坐在门前晒太阳。南边的园子没有一丝花香,北边的园子满是枯枝。酒壶倾斜后没有一滴酒流出,偷偷看灶台却没有看到一缕烟。书籍堆满了书桌,太阳已经西斜却没时间去研读。闲居并不是生活的困窘,只是心中有些愤懑。那我该用什么来安慰我的心呢?只能依靠古代的贤人来寄托我的情怀。
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官场的纷扰,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追求简朴的生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陶渊明创作此诗时,可能正经历着生活的困顿与内心的挣扎,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咏贫士》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陶渊明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与对精神慰藉的渴望。诗中以凄厉的气氛开篇,营造了一种孤独和贫困的环境,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敏感。南园无花、北园枯条的对比,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困境,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希望。
“倾壶绝馀沥”一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生活的窘迫,酒水的匮乏不仅是物质的缺乏,更是对生活乐趣的失去。接着,诗人提到书籍堆满书桌,却没有时间去研读,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自我反思,承认闲居生活并非生活的困境,但内心却有愤懑之情。他向古代贤人寄托希望,希望能从他们的智慧中找到慰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陶渊明的个人情感,更反映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于物质贫乏的无奈与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体现出陶渊明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倾壶绝馀沥”表达了什么?
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