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9:15
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外界事务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年轻时我寄托心事于世外,心情却沉浸在琴书之中。穿着粗麻布衣服的我,心中自得其乐,虽然常常空闲,但心情依然悠然自得。时运来临时,偶尔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闲适地停留在大路旁。投笔决定早晨出门,暂时与园田疏离。远远的孤舟在水中驶过,我绵绵的思乡之情如波浪般漫延。我行路的距离何其遥远,起伏不定已千里有余。眼睛厌倦了川途的不同,心中却时常念念不忘山泽的居所。望着高空的云朵,我愧对那些高飞的鸟儿;临近水边,我又感到羞愧于那些游弋的鱼儿。曾几何时,我的志向和理想是如此纯净,谁说人的形迹会被拘束呢?姑且随波逐流,最终我还会回到我的故乡小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晚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和隐士。他以其质朴无华的风格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而闻名。陶渊明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形成了“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正值其辞官归隐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陶渊明一贯的田园情怀。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经历,展现出一种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接着,诗人通过“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等形象的描写,生动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得。
随着诗的逐步展开,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了对归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多次出现的“眇眇孤舟”、“绵绵归思”等意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困扰的反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较为自由,情感上则表现出深沉的对比,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寻,展现了陶渊明作为一个隐士的矛盾心理。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挚流露,诗歌呈现出了深刻的哲理和温暖的人性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拒绝,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热爱,展现了陶渊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选择题: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填空题:诗中“被褐欣自得”表现了诗人的___生活态度。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孤舟”主要象征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