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53
乞食
作者:陶渊明〔魏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饥饿促使我外出乞讨,不知道最终会去向何处。
一路走来来到这个地方,敲门时我说得很拗口。
主人理解了我的苦衷,送我的东西岂是无缘无故?
我们欢快地谈话直到晚上,酒杯满上便倾倒畅饮。
我因结识新朋友而感到高兴,吟咏之间便作起诗来。
感念你如漂母般的恩惠,愧疚自己没有韩愈那样的才华。
不知该如何表示感谢,愿在冥冥之中以相赠回报。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和作品而闻名,被誉为"田园诗人"的代表。
《乞食》创作于陶渊明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困窘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人情温暖的渴望。诗中所表现的乞讨经历,可能源于他生活的艰辛与对社会的反思。
《乞食》是一首体现陶渊明生平境遇与情感的诗。诗人在开头便以"饥来驱我去"的直白叙述,引领读者进入他乞讨的情境,展现了他因饥饿而被迫离开安逸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他在一个陌生地方乞讨的场景,表现出他在乞讨过程中的尴尬与无助。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温暖与感恩,主人对他的理解与馈赠让他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他与主人共饮畅谈,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陶渊明在此不仅是一个乞讨者,更是一个感恩者,他感念于人情之美,虽然自谦自己才华不及韩愈,但内心的感动与感激却是十分真诚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陶渊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作品中既有对生活困境的真实反映,又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人性的信任。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他在乞讨中体验到的人情之美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诗中“饥来驱我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陶渊明在诗中提到的“韩才”指的是:
诗中“情欣新知欢”所表达的心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