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37
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
不消三日如麻脚,线样溪流浪拍天。
今年春天来得晚,雨水也不断,
我心中忧愁,因为缺水无法插秧。
不到三天就像麻绳一样细的脚,
像线一样的溪水轻轻拍打着天空。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涉及到农耕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乡村风光和农民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季节,但因气候因素造成农业生产困难。诗人以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恼,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注。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是杨万里的一首田园诗,展现了他对春天迟到和雨水不断的忧愁。诗的开头通过“今岁春迟雨亦然”交代了时令的背景,表现出春天的迟缓给农民带来的困扰。接着通过“生愁无水打秧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愁,缺水使得农田无法插秧,暗含着对农业生产的忧虑。
第三句“不消三日如麻脚”使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溪水在短时间内变得细小而不充盈的状态,呈现出春雨之后溪流的变化。最后一句“线样溪流浪拍天”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水流以生命,描绘出溪水轻柔的拍打声,尽管有些忧愁,但也透露出一种自然的灵动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环境变化中的无奈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迟到和水源的缺乏,表现了农民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忧愁与无奈,同时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杨万里
C. 李白
诗中提到缺水影响了什么?
A. 插秧
B. 收割
C. 种植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溪水的形态?
A. 生愁无水打秧田
B. 不消三日如麻脚
C. 线样溪流浪拍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田园诗与王维的山水诗,虽然都是描绘自然,但杨万里更注重农民的生活状态,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