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2:44
木犀落尽有感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姮娥收去广寒秋,
太息花中无此流。
花品已高香更绝,
却缘韵胜得清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木犀花凋谢的感慨。诗中提到“姮娥”收走了秋天的美丽,这使得花中再无此种香气流动。虽然木犀花的品格已经高洁,但它的香气依旧无与伦比,只因其韵味胜过了清愁,令人感到无奈。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擅长写景抒情的诗歌而闻名,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经历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杨万里的《木犀落尽有感二首》通过对木犀花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姮娥收去广寒秋”的意象,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给人以深深的惆怅。木犀花的香气虽然高洁,但在时光的流逝中显得尤为珍贵,花品的高尚与愁苦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在欣赏木犀花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一句“却缘韵胜得清愁”中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即使美好的事物消逝,仍然会在心中留存一丝清愁。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 月宫中的嫦娥
C. 地藏菩萨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的美好
B. 时光的流逝
C. 生活的艰辛
“花品已高香更绝”中的“花品”指的是什么?
A. 花的香气
B. 花的高贵品质
C. 花的颜色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而杨万里则侧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