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客中送春)》

时间: 2025-07-12 05:38:01

诗句

楼台烟雨朱门悄。

乔木芳云杪。

半窗天晓又闻莺。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

客中自被啼鹃恼。

况落春归道。

满怀憔悴有谁知。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38:01

原文展示:

虞美人(客中送春)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楼台烟雨朱门悄。
乔木芳云杪。
半窗天晓又闻莺。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
客中自被啼鹃恼。
况落春归道。
满怀憔悴有谁知。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雨朦胧的楼台上,朱红的门显得格外静谧。
高大的树木掩映在芳香的云气中。
清晨的窗外,又听到了黄莺的啼鸣。
这种情景比起往年春天的结束,更加令人感怀。
在异乡我被啼鹃的叫声所打扰,
更何况春天已经悄然离去。
我满怀憔悴,却没有人知晓我的忧伤。
我仍然记得在涌金门外送别朋友的那个时刻。


注释:

  • 楼台:指高楼和台榭。
  • 烟雨:细雨蒙蒙,形容天气朦胧的景象。
  • 朱门:红色的门,古代豪门的象征。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芳云杪:芳香的云气,杪是弥漫的意思。
  • :黄莺,春天常见的鸟类,代表春天的气息。
  • 啼鹃:指杜鹃鸟,常在春季啼叫,象征离别和忧伤。
  • 涌金门:杭州的涌金门,是著名的风景区,也是送别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翰,号天池,宋代诗人,曾任地方官,精通诗文,尤其擅长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客居他乡,春天的离去使他感到孤独和惆怅,正值春季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往昔春光和友人情谊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客中送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楼台烟雨朱门悄”,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诗歌的深入,春天的到来与离去成为了诗人的情感主线。通过“半窗天晓又闻莺”,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紧密相连,春天的黄莺鸣叫反映出他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客中自被啼鹃恼”,暗示了他在他乡的孤独与烦恼,啼鹃的叫声如同他内心的哀怨,令人感到惆怅。通过“满怀憔悴有谁知”,诗人表达了对他人无知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则串联起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寂,仿佛在回忆中寻找那份失去的温暖。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怀念,也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台烟雨朱门悄”:描绘一种静谧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2. “乔木芳云杪”:描述春天的气息,芳香的云气与高大的树木形成对比,增添了春日景象的美感。
  3. “半窗天晓又闻莺”:清晨的窗外又传来莺鸣,与往年的春天相呼应。
  4.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感叹春天的离去让人更加感慨,情感更为浓烈。
  5. “客中自被啼鹃恼”:在他乡被啼鹃的声音所困扰,呈现了他对离别的无奈。
  6. “况落春归道”:春天的离去已成事实,让人感到更加伤感。
  7. “满怀憔悴有谁知”:内心的苦楚无人知晓,表达了孤独的感受。
  8.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回忆起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怀旧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莺”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去。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啼鹃恼”表现出对诗人情感的影响。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惆怅和对友人情谊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在客居他乡的孤独感与内心的苦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春天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 楼台:象征高雅和孤独的空间。
  • 烟雨:代表朦胧的心境,和对逝去时间的无奈。
  • :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美好,但也令人思念往事。
  • 啼鹃:象征离别与忧伤,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涌金门:历史与回忆的地点,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楼台烟雨朱门悄”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安静的居所
    C. 繁华的街道

  2. 诗人对黄莺的描写有什么特别含义?
    A. 代表了春天的来临
    B. 代表了孤独
    C. 代表了美食

  3. “满怀憔悴有谁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的《虞美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刘辰翁通过春天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通过月亮的孤独感来表达内心的寂寥。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刘辰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析和鉴赏方法的指导书。
  • 《中国文学史》:对宋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进行全面解读的书籍。

相关查询

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送邢大声宏音二首 将至辰州走笔寄在伯教授二首 待成父不至 呈尤运使袤延之五首 题郑氏北墅 令逸作岁寒知松柏题诗因作 明日雨不止风加甚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 送常宁吴尉并属寄声吴交代尉比行余亦行追作此诗与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邻玉 混俗和光 朝歌夜弦 矛字旁的字 包含懈的词语有哪些 目不窥园 毋字旁的字 御用 齐字旁的字 焚香顶礼 言字旁的字 尊古贱今 日昃旰食 宝盖头的字 囚絷 美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