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行香子·雪履无痕》

时间: 2025-04-26 19:58:20

诗句

雪履无痕。

溪影传神。

著坡诗、请自清温。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

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

四野昏昏。

匹马巡巡。

拣一枝、寄与芳尊。

更谁兴到,於我情真。

是白家宾,江南路,陇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20

原文展示:

行香子·雪履无痕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雪履无痕。溪影传神。
著坡诗请自清温。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
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
四野昏昏。匹马巡巡。
拣一枝寄与芳尊。
更谁兴到,於我情真。
是白家宾,江南路,陇头人。

白话文翻译:

雪地上没有留下足迹,溪水的倒影传达着自然的神韵。
请你在坡上吟咏,诗情应自清新温润。
每天来这里却不曾离去,夜晚也只是空劳无功。
就像梦中的云,云外的雪,雪中的春天。
四周一片昏暗,骑马缓缓巡游。
挑一枝花寄给那芳香的主人。
还有谁能来此,感受我这真挚的情感呢?
这是白家宾,江南的路,陇头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雪履:指雪地上的鞋印,意为没有留下足迹。
  • 传神:传达出神韵,形容溪水的影子栩栩如生。
  • 著坡:在坡上吟咏。
  • 芳尊:指美丽的女子或诗人的高雅品位。
  • 昏昏:昏暗、朦胧的样子。
  • 白家宾:指某个特定的人,或可以理解为某位客人。

典故解析:

  • 此诗虽无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与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淡雅,注重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于一个雪后的清晨,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映衬下,思绪纷飞,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行香子·雪履无痕》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刘辰翁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词的开头以“雪履无痕”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心境的纯净与淡泊。接下来,诗人通过“溪影传神”描绘出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气息,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情。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虽然身体在此,但心灵却难以真正得到满足的矛盾心情。对“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的描写,既是一种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又是一种对梦境的思索,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词中提到的“拣一枝寄与芳尊”,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表达,而“更谁兴到,於我情真”则引发了对友人情感的思考,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孤寂。

整首词如同一幅绚丽的山水画,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流露出人文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雅致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履无痕”:描绘雪地之美,暗示心灵的宁静。
  • “溪影传神”:自然的影像生动传达情感。
  • “著坡诗请自清温”:呼唤友人在自然中吟咏,表达清新温暖的诗情。
  •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表达日复一日的劳作却无所得的感叹。
  • “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将自然景象与梦境结合,体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 “四野昏昏”:景色朦胧,象征着心中的迷茫。
  • “匹马巡巡”:孤独的骑行,反映内心的孤独感。
  • “拣一枝寄与芳尊”:对美好事物的寄托与向往。
  • “更谁兴到,於我情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梦中云”将梦与现实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拟人:如“溪影传神”,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朝朝不去,夕夕空勤”,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孤独的反思。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的情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深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宁静。
  2. 溪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3. :象征梦幻与渴望。
  4. :代表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履无痕”意指什么?

    • A. 雪地上的脚印
    • B. 雪地上没有留下足迹
    • C. 雪很厚
    • D. 冬天来临
    • 答案: B
  2.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工作的热爱
    • B. 日复一日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自然的向往
    • 答案: B
  3. “拣一枝寄与芳尊”中的“芳尊”指的是?

    • A. 自然
    • B. 美丽的女子或友人
    • C. 诗歌
    • D. 家乡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刘辰翁与苏轼: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辰翁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抒发,而苏轼则更加豪放,充满哲理。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词学研究》

相关查询

赠李德载二首 其一 送李十之陕府 暑毒不可过又每为宾客见扰午寝不安奉怀邠老之无事也 有感二绝 县斋 西园风雨杂花谢 读除目有感 绝句二首 夜泊 淮上晓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定影 敦率 餐风宿水 金篦刮目 触目经心 燕然石 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包含八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武议 燕语莺啼 纷纷拥拥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