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2:48
亦闻小泊赞公房,清晓扶藜叩上方。
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遶长廊。
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
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
我也听说小泊的赞公房,清晨时扶着拐杖敲门去拜访。
你和一位僧人游玩别离的山峦,我则在长廊里走了百圈。
风吹着我披着的巾,雾气弥漫的鞋子来自云外,
雪松与霜松的香气满袖而来。
可是,你作为炎热的官员撑着火伞,不应多享受海山的凉爽。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是杨万里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生活状态与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的“小泊赞公房”透露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温暖,清晓时分,诗人特意前去拜访朋友,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遶长廊”则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朋友在追求游历的自由与洒脱,而自己则在长廊中徘徊,思绪万千。
接下来的意象描写“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与音韵美。清风与香气的交织,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中。
最后两句“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暗示了官员的责任与清白,表现出一种对世俗权利的批判与对纯净自然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批判,表达了对自然与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扶藜”指的是什么?
A. 拐杖
B. 书本
C. 餐具
“君与一僧游别嶂”中的“僧”指的是什么职业?
A. 官员
B. 学者
C. 僧侣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官场的赞美
B. 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官场的反思
C. 对金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