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3:26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余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在这清冷的夜晚,月亮恰似正当中午,窗户上结了层冰。
楼阁高耸入云,似乎打开了天空的阙门。
远处的风吹拂着玉树,吹得我的衣裳飘动,寒意透入骨髓,轻如毛发。
我想乘风而去,痛快地送别那青天。
神仙说,功名利禄的事情,两者皆难以成就。
在芦苇和竹岫深处,或许可以寄托我的余生。
身外的繁忙暂且放下,面对眼前的景色,轻轻掀起胡须一笑,伸手接住飞舞的萤火虫。
不如尽情享受杯中的美酒,日出后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李弥逊,字长卿,宋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创作于李弥逊游览横山阁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在宋代,士人普遍追求功名,但李弥逊则选择了放下名利,享受自然与人生的乐趣。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境的诗作。诗人在清冷的夜晚,借助明亮的月亮和高耸的楼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开篇以“清夜月当午”引出夜晚的静谧,月光如水,清冷而明亮,给人以深邃的思考。接着,诗人描绘了他所处的环境,楼阁高耸,似乎通向天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感受到自然的风摇动着玉树,衣衫飘动,寒气入骨,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共鸣。在此背景下,他表达了想要“乘之去”的愿望,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然而,面对现实的功名利禄,他意识到这两者难以兼得。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助芦苇竹岫的意象,表示愿意在深处寄托余生,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对景而笑,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甚至愿意与飞萤为伴,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最后,他提到“且尽杯中物”,强调当下的享受,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士人放下功名、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
A. 清夜月当午
B.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C. 且尽杯中物
诗中提到的“飞萤”象征什么?
A. 繁忙
B. 美好与自由
C. 名利
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这种情感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A. 冰
B. 玉树
C. 竹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