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时间: 2025-05-21 01:10:15

诗句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10:15

原文展示: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白话文翻译:

在上阳宫中的女子,年轻时面如桃花,如今却已白发苍苍。
她身穿绿衣,守卫宫门,多少春光都在这扇门外闭合。
在玄宗末年,她被选入宫中,进宫时年仅十六,如今已六十。
与她同时被选入的百余人,如今已所剩无几,岁月流逝,这身躯也渐渐残缺。
回想当初,悲伤地与亲人别离,强被扶入车中,不让她哭泣。
大家都说进宫后便能享受恩宠,脸庞似芙蓉,胸怀似玉。
未曾让君王见到她的面容,早已被杨妃所嫉妒。
嫉妒使她被迫配入上阳宫,终生只能在空房中度过。
在空房中,秋夜漫长,夜长无眠,天色尚未明亮。
只有昏黄的残灯照在墙壁上,萧瑟的雨声打在窗户上。
春天来得迟,独坐无聊,难以看见天色渐暮。
宫中的莺鸟百转愁苦,梁上的燕子双栖不再嫉妒。
莺鸟归去,燕子飞走,岁月静好,无人记得年华的流逝。
唯有在深宫中望着明月,东看西望,四五百次都在圆满。
如今宫中年纪最大,大家远远赐予她尚书的名号。
她穿着小头鞋,窄脚衣,青黛妆点的眉毛细长。
外面的人看不见,若见了也该笑她,天宝末年时尚的装扮。
上阳宫中的人,苦得最多。
年轻时苦,老了也苦,年轻的苦与老年的苦究竟有什么不同。
你难道没有见过昔日吕向美人所作的赋吗?又何曾见过今日上阳的白发歌?

注释:

  • 上阳人:指的是在上阳宫中的女子,特指宫女或妃嫔。
  • 红颜:指年轻女子的美貌。
  • 闇老:隐喻迅速衰老,暗指时间流逝的无情。
  • 绿衣监使:指负责守卫宫门的官员,身穿绿衣。
  • 玄宗:指唐玄宗李隆基,诗中提到是在他统治末期。
  • 杨妃:指杨贵妃,她是唐玄宗的宠妃,诗中暗指她的妒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宫女命运的深切同情。通过描写一位在上阳宫中生活的女子,表达了对衰老、失落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女的命运与心境,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上阳人”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氛围中。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美貌与如今的白发,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与女性在权力中心的悲剧命运。尤其是“忆昔吞悲别亲族”,不仅展现了她对亲人的思念,更显示了她被迫离开家庭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的“空房”,不仅是她的居所,更是她内心的孤独与空虚。诗的后半部分,借助自然景象与宫中景象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阳人:引入人物,表明其身份。
  2. 红颜闇老白发新:对比年轻与衰老,强调时间的流逝。
  3. 绿衣监使守宫门:描写守卫,暗示宫廷的封闭。
  4. 一闭上阳多少春:暗示春光被锁住,生活单调。
  5. 玄宗末岁初选入:点明历史背景,增加时代感。
  6. 入时十六今六十: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变化。
  7. 同时采择百馀人:对比其他宫女的命运,暗示她的孤独。
  8. 忆昔吞悲别亲族:表达对亲人离别的痛苦。
  9. 扶入车中不教哭:描绘她被强行带走的情景。
  10. 皆云入内便承恩:揭示其他人对她命运的误解。
  11. 脸似芙蓉胸似玉:赞美她的美貌,反衬命运的悲剧。
  12. 未容君王得见面:暗示她未能获得真正的宠爱。
  13. 已被杨妃遥侧目:暗示权力斗争的残酷。
  14. 妒令潜配上阳宫:表明她的命运被他人操控。
  15. 一生遂向空房宿:表现她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与衰老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无情。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莺鸟、燕子的情感赋予,使其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
  • 象征:明月象征着思乡与孤独,反映内心的空虚。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宫女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青春消逝的感慨。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反思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颜:象征年轻美貌,代表生命的活力。
  2. 白发:象征衰老与失落,暗示时间的无情。
  3. 上阳宫:象征封闭的空间与权力的中心,反映宫女的孤独。
  4.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常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上阳白发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柳宗元

  2. 诗中提到的“上阳人”主要指什么? A. 宫女
    B. 妇女
    C. 侍卫
    D.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红颜”与“白发”分别象征什么? A. 美貌与衰老
    B. 富贵与贫穷
    C. 快乐与悲伤
    D. 青春与成熟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写了孤独与哀愁,但前者更多地聚焦于女性的命运,而后者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游慈云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 其二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 山居避难六首 次韵段约斋送弟嗣宗来赴吾邑县尉 答妻侄赵良藩问学 谢前人留宿饮食 挽卓生甫二首 村景四首 次韵前人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凵字底的字 丿字旁的字 拭面容言 皿字底的字 枯研 鬼开头的成语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一叶落知天下秋 龍字旁的字 都灶 敛衣 用字旁的字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遗簪堕珥 乡聚 儒装 明白如话 历久弥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