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阊门闲望》

时间: 2025-07-12 17:45:25

诗句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

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

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45:25

原文展示: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白话文翻译:

在阊门四周望去,青翠郁郁,开始感觉到这个州的雄伟与土俗的强盛。
十万户人家供给课税,五千子弟守护着边疆。
阖闾城的青碧草地铺满秋季,乌鹊桥在夕阳下显得红艳。
到处楼前传来管乐声,家家户户门外停泊着船只。
云层把虎寺山的颜色遮住,月光照耀着娃宫的水面闪闪发光。
曾经在钱塘欣赏那繁茂的园林,如今来此却不敢夸耀出自己的感受。

注释:

  • 阊门:指的是城门,阊门是古代长安的一个门。
  • 四望:四面眺望。
  • 雄土俗强:形容这个州的气势雄伟,民风淳厚。
  • 阖闾城:古代城市名,可能指的是现今的苏州。
  • 乌鹊桥:一种桥,可能用于形容桥的颜色和形状。
  • 娃宫:可能指的是某个宫殿,带有水的意象。
  • 钱唐:指的是今天的杭州,钱塘江流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题材而受到广泛欢迎,作品涵盖了诗、词、赋等多种形式。

创作背景:

《登阊门闲望》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他在诗中通过描写阊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并蕴含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阊门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在闲暇时的悠然心境与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诗人站在阊门之上,四望苍翠,感受到这里的雄伟和民风的淳厚,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十万户人家和五千子弟,体现了这个地区的繁荣和安定,展现了社会的生机。

中间的描写则转向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阖闾城的秋草与乌鹊桥的红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别有一番风味。这里的意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诗意,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在钱塘的游赏经历,但此时此刻却并不想夸耀,反而是怀着一种谦逊的态度。整首诗在美丽的景色与深刻的思考之间取得了平衡,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阊门四望郁苍苍:站在阊门,四周望去满是苍翠的风景。
  2. 始觉州雄土俗强:开始意识到这个州的雄伟与民风淳朴。
  3. 十万夫家供课税:十万户人家为国家供给税收。
  4. 五千子弟守封疆:五千名年轻人守卫着边疆。
  5. 阖闾城碧铺秋草:阖闾城的草地在秋季显得青碧如铺。
  6. 乌鹊桥红带夕阳:乌鹊桥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红艳动人。
  7. 处处楼前飘管吹:到处都能听见楼前飘荡的乐声。
  8. 家家门外泊舟航:每家门外都停泊着船只,航行往来。
  9. 云埋虎寺山藏色:云层遮住了虎寺山的颜色。
  10. 月耀娃宫水放光:月光照耀着娃宫的水面,闪闪发光。
  11. 曾赏钱唐嫌茂苑:曾在钱唐欣赏那繁茂的园林,但觉得不如这里。
  12. 今来未敢苦夸张:如今来此却不敢夸耀自己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万夫家”与“五千子弟”,形成对称的结构。
  • 意象:如“阖闾城”“乌鹊桥”,通过具体的景物传达情感。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阊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体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阊门:象征着通往繁荣的地方,承载着希望。
  • 秋草:象征着丰收的季节,生命的延续。
  • 乌鹊桥: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感的寄托。
  • 月光: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带来思考与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阊门四望的意境是什么?

    • A. 苍翠
    • B. 荒凉
    • C. 喧闹
    • D. 迷茫
  2. 诗中提到的“十万夫家”主要指什么?

    • A. 农民
    • B. 士兵
    • C. 商人
    • D. 官员
  3. “云埋虎寺山”的意思是?

    • A. 云彩遮住了山的颜色
    • B. 山上有云彩
    • C. 云和山没有关系
    • D. 山被云彩吞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白居易的诗更关注生活的细节与民生,而杜甫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主题对比:白居易的《登阊门闲望》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体现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感遇·之卅五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见《岁时杂咏》)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庆云章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 送殷大入蜀 题李三书斋(崇嗣)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相问闻 包含恶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左对孺子,右顾稚子 攴字旁的字 一言蔽之 宝盖头的字 惟日为岁 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撕票 羊字旁的字 捉贼见赃 枕书 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乃父 唧唧喳喳 包含奈的词语有哪些 五王帐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