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四畅图》

时间: 2025-04-26 00:27:18

诗句

四畅图中四散人,藤床对坐遣闲情。

搔头真有爬梳态,搐鼻应无喷嚏声。

扪虱未能谈世事,捻髭元不为科名。

一时快意皆真乐,谁把丹青写得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7:18

原文展示:

四畅图中四散人,
藤床对坐遣闲情。
搔头真有爬梳态,
搐鼻应无喷嚏声。
扪虱未能谈世事,
捻髭元不为科名。
一时快意皆真乐,
谁把丹青写得成。

白话文翻译:

在《四畅图》中,四个人散坐着,
在藤床上对坐,闲聊着情趣。
挠头时的神态好似在梳理,
而捏鼻子时不必发出喷嚏声。
抓虱子时未能谈论世间事,
捻着胡须本不为名利。
此时的快意全是真乐,
谁能将这快乐用画笔描绘出来呢?

注释:

  • 四畅图:指的是一种绘画作品,描绘四位闲适的人物。
  • 藤床:用藤条编制而成的床,象征轻松、舒适的生活。
  • 搔头搐鼻:描绘人物的自然动作,表现出一种随意和放松的状态。
  • 扪虱:抓虱子,象征对琐事的关注。
  • 捻髭:捻动胡须,表示一种悠闲自得的姿态。
  • 丹青:指的是绘画,常用于形容艺术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华,号玉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闲适诗,作品多表现自然和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黄庚的《题四畅图》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题四畅图》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诗中的意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四个散坐的人物通过藤床这一细节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人物细微动作的描写,传达了他们对世俗的超然和对生活乐趣的领悟。诗中“搔头真有爬梳态”和“捻髭元不为科名”展示了人物的洒脱,仿佛在说,他们虽然身处世俗,却不受其束缚,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谁把丹青写得成”则是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达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局限,暗示了真实的快乐难以用画笔准确再现。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呈现出一种隐逸而又豁达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畅图中四散人:描绘出画面中的四位人物,四散而坐,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2. 藤床对坐遣闲情:二人对坐在藤床上,意在闲聊,体现出一种闲适的情感。
  3. 搔头真有爬梳态:挠头的动作生动形象,恰似在整理思绪,展现出自然之态。
  4. 搐鼻应无喷嚏声:捏鼻的动作轻松随意,表明他们的悠闲。
  5. 扪虱未能谈世事:抓虱子,寓意对琐事的关注,而非高谈阔论世事。
  6. 捻髭元不为科名:捻胡须的动作反映出人物对名利的漠然。
  7. 一时快意皆真乐:此刻的快乐是真正的乐趣,强调了内心的满足。
  8. 谁把丹青写得成:反问艺术创作的局限性,指出真实的快乐难以用艺术捕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的动作比喻人物的悠闲。
  • 拟人:通过人的行为描绘出闲适的生活意境。
  • 对仗:如“搔头”与“搐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突出了一种内心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床:象征舒适与闲适。
  • 搔头、捻髭:代表自然、随意的人生态度。
  • 丹青:象征艺术,暗示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四畅图》中,四个人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讨论世事
    B. 闲聊情趣
    C. 研究艺术
    D. 旅行

  2. “谁把丹青写得成”这句的主要意思是?
    A. 艺术创作很容易
    B. 真实的快乐难以用画笔描绘
    C. 画画需要技巧
    D. 艺术家很难成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题四畅图》均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自然的交融,而后者则强调闲适与人际交往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祇园庵 题四面法智禅师塔 妙容非睹 承诏堂 初游艺机庐山 坐观瀑楼中对雨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游镜泊湖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小孤索同黄士殷同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德浅行薄 包含氯的词语有哪些 标指 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无任之禄 包含卤的词语有哪些 岂安 七庙略 穴宝盖的字 激发 囊空 夕字旁的字 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区区之心 南来北去 顾盼自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