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1
清明时节已春深,
白发萧疏忽满簪。
萍梗一生孤客恨,
松楸千里故乡心。
浸花窗下分红影,
插柳檐前借绿阴。
幸有故人同笑语,
不妨沽酒共清吟。
在清明这个春深的时节,
白发已渐稀疏,满头白发像是插满了发簪。
我一生像浮萍一样,孤独地怀着对故乡的怨恨,
就像千里之外的松树和榆树一样,心中思念故乡。
窗下花影浸染成红色,
檐前柳条借着阴影的绿。
幸好有老朋友和我一起欢笑说话,
不妨喝酒吟诗,共同享受这个清明的时节。
黄庚,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清明》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正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度清明的欢愉。
这首《清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独特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清明时节已春深”引入了清明节的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接下来的“白发萧疏忽满簪”则直接转向了个人的感伤,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萍梗一生孤客恨”一联,显露出诗人如浮萍般漂泊的状态,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与孤独的感受。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采用“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来展现春日的美好,花与柳的意象相得益彰,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的氛围。而结尾部分“幸有故人同笑语,不妨沽酒共清吟”则转向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尽管有忧愁与思念,但与老友共饮共吟的情景,给人一种温暖和慰藉。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同时又融入了春天的美好与友人的陪伴,形成了一个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的诗意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豁达态度。诗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伤,也有在春日中获得的温暖和慰藉,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清明时节已春深” 这句中,春深指的是什么?
“萍梗一生孤客恨”中的“孤客”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