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2
闻说君王御宴回,
宫人留钥内门开。
琵琶拨尽黄昏月,不见花间凤辇来。
听说君王已经结束了御宴,宫女特意留着钥匙让内门打开。琵琶的音声在黄昏的月光下拨尽,却看不见花间的凤辇(皇帝的车)前来。
“凤辇”是指古代皇帝的车辇,象征着皇权与威仪。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凤”字来表示皇帝或权贵。诗中提到的“琵琶”则是常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柔美的情感,与宫廷的氛围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宫廷生活奢华而又充满权谋斗争,诗人通过描写宫廷宴会的场景来表达对权势和孤独的感慨。
《宫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表面上是对宴会的描写,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直接交代了宴会的结束和宫女的举动,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随着“琵琶拨尽黄昏月”的描绘,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此时的黄昏月光下,乐声悠扬,却无人到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意象不仅渗透了孤独感,也暗示着权力背后的寂寞。最后一句“不见花间凤辇来”,更是对君王缺席的失落与惆怅,表现了对权力的渴望与失落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映射出权力背后隐藏的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权势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测试:
《宫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凤辇”象征什么?
诗中的“琵琶拨尽黄昏月”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