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7:30
清飚卷炎埃,碧水出秋素。
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
酒帘扬渔村,笳鼓响军戍。
倚蓬问舟人,云是三江路。
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
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
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清风卷走了炎热的尘埃,碧绿的水面映出秋天的晴空。远远地见到山间的亭子,回头望去却被烟雾遮挡。酒帘飘动着,渔村的欢声笑语回荡,笳鼓声响起在军营之中。我倚靠在蓬草旁询问舟子,听说这就是通往三江的路。篱笆旁,鸡儿正准备栖息,田野上的水牛也已渡过河流。钓鱼的老人正在炊烟袅袅中做饭,稚嫩的孩子在收拾渔具。抱琴的人却没有来,残阳洒落在高大的树木上。
黄庚,字仲明,号白云居士,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秋天的美妙景象和渔村的宁静生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约王琴外不来舟中偶成》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人文关怀的诗作。诗歌开篇以“清飚卷炎埃”描绘出秋日的清新与明净,紧接着“碧水出秋素”展现出水天一色的美丽,诗人通过清风与碧水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接下来的“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则呈现出诗人对远方山亭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距离感,给人以思考。
诗中“酒帘扬渔村,笳鼓响军戍”对比了渔村的悠闲与军营的紧张,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而“倚蓬问舟人,云是三江路”则进一步引导出诗人的思索,似乎在问舟人关于生活的意义。后半部分描绘的乡村景象,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则表达出一种期待与失落,琴人未至,残阳映照着高树,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既有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富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乡村宁静的美好与人与人之间的期待与失落,情感丰富而深刻。
诗中“碧水出秋素”表达了什么意境?
“抱琴人不来”中“抱琴”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江路”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