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0: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0:47:56
地僻浑无车马喧,
禅房修饰称居女。
庄严固是由心造,
丹雘多应被眼满。
佛法不须身外觅,
世缘只作梦中看。
我来欲问无生话,
万面西江一吸乾。
这地方偏僻,完全没有车马的喧闹,
禅房的装饰恰好称得上是居住的好地方。
庄严的气氛确实是由内心所创造,
那红色的丹雘(香火)多半应该让眼睛感到满足。
佛法不必在身外去寻找,
而世俗的缘分只不过是在梦中观察。
我来是想询问无生的道理,
一口气吸尽西江的美景。
黄庚,字伯庵,号葺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禅意风格。
《和葺庐韵》创作于黄庚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体悟。在社会动乱的时代,他通过反思自我和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禅修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法的理解。开头两句“地僻浑无车马喧,禅房修饰称居女”,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世俗喧嚣的安静之地,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庄严固是由心造”,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修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暗示真正的庄严不是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诗中“佛法不须身外觅,世缘只作梦中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认为佛法并不需要在外界去寻找,世俗的缘分不过是梦幻般的存在,提示人们应当回归内心,寻找真正的智慧与平和。最后的“我来欲问无生话,万面西江一吸乾”表达了诗人渴望领悟无生之道的心情,同时通过“万面西江”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博大与美丽,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企图寻求更高的智慧。
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禅修环境,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以及禅宗思想中对世俗缘分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车马喧”代表什么?
诗人的内心所造的庄严是指什么?
“我来欲问无生话”中“无生”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