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4:47
论诗
作者:黄庚 〔宋代〕
三百余篇岂苦思,
个中妙处少人知。
籁鸣机动何容力,
才涉推敲不是诗。
整整三百多篇诗,难道是为了苦思冥想吗?
其中的妙处却鲜有人理解。
机动的籁鸣声又何曾需要力量,
稍微推敲一下就不是诗了。
作者介绍:黄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华,号天池,晚号青山居士。黄庚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见长,风格清新,笔力遒劲,作品中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有着独特的看法,尤其是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追求日益精致。黄庚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体现了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
《论诗》这首诗简洁而深刻,表达了黄庚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诗的开头提到“三百余篇岂苦思”,即对于数量庞大的诗篇,创作过程中并非仅仅依靠苦思冥想。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内涵往往是微妙而不易被察觉的,这种对诗歌的理解显示出他对艺术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籁鸣机动何容力”,进一步强调了诗的声音和形式不应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技巧或力量。诗歌的真正魅力在于其内在的韵律和情感流动,而不是单纯的字句组合。
最后一句“才涉推敲不是诗”,则是对当时一些诗人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批评。黄庚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诗歌的核心在于其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而不是对技巧的过分追求。这种对诗歌本质的思考,使得《论诗》不仅是一篇关于诗歌的论述,更是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本质,强调内在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性,批评对技巧的过度追求,提倡对诗歌深层次内涵的理解。
诗词测试:
黄庚在《论诗》中提到的“三百余篇”是指什么?
“籁鸣机动何容力”这句的意思是:
“才涉推敲不是诗”意味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