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5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58:10
楚江何忍沉清客,周粟安能活饿夫。
慨想前修千古事,孤忠高义后来无。
楚江怎么忍心淹没清白的客人,周粟又怎能养活饥饿的农夫?
我慨叹古往今来的事情,孤独的忠诚与高尚的义气,后人再无可比。
黄庚,字仲明,号东山,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和激昂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黄庚的作品涉及多个题材,尤其对忠义之士的描写颇具深度。
《漫述 其四》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忧国忧民之时。黄庚通过诗歌表达对忠义精神的追思,同时感叹现实的无奈和对历史的反思。
《漫述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忠义之士的追怀与对现实的不满。一开头,诗人以楚江和周粟的形象引出对清白客人和饥饿农夫的同情,构建了一个对比鲜明的情境。楚江的沉没与周粟的无能,暗示了当时社会对无辜者的冷漠和对弱者的抛弃。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接着,诗人慨叹前修的忠义,感受到孤独忠诚的无奈,令人动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忠义之士往往孤立无援,而后人对此却鲜有珍视。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激发读者对忠义精神的认同与敬仰,同时也引发对现实冷漠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对历史与现实深刻的反思。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忠义之士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冷漠的批判,强调了忠诚与高尚的价值在当下的稀缺。
“楚江何忍沉清客”中的“清客”指的是谁?
A. 罪犯
B. 无辜者
C. 官员
D. 农民
“周粟安能活饿夫”中的“饿夫”意指什么?
A. 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D. 文人
诗中提到的“孤忠高义”表达了哪种情感?
A. 绝望
B. 忍耐
C. 怀念
D. 愤怒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庚的诗歌更侧重于对历史忠义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受。两者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