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漫述》

时间: 2025-04-26 05:14:23

诗句

文盟无主江湖冷,诗社欠人风月闲。

老去盍为归隐计,却於何处买青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23

漫述

作者: 黄庚 〔宋代〕

原文展示:

文盟无主江湖冷,
诗社欠人风月闲。
老去盍为归隐计,
却於何处买青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文人圈中缺乏领袖的孤独感,江湖冷清而无情;诗社缺少有闲情雅致的人来加入交流。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思考着归隐的计划,但不知道该去哪里寻觅一处青山隐居。

注释:

  1. 文盟无主:文人集会没有领袖,指文人之间缺乏组织和领导。
  2. 江湖冷:江湖指的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这里指代文学活动的冷清和孤寂。
  3. 诗社欠人:诗社缺乏有雅兴的人。
  4. 风月闲:形容闲适、优雅的生活情趣。
  5. 老去:年纪渐长、年老。
  6. 盍为:何不,为什么不。
  7. 归隐计:隐居的计划。
  8. 买青山:寻找隐居之地,青山象征自然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仲明,号梅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庚晚年,表达了对浮华文人的失望与归隐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困境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漫述》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感慨的诗,诗人在冷清的江湖中感受到文人圈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文盟无主江湖冷”直接点明了当前的状况,文人之间的交流缺乏引导,显得格外冷清。接着,诗人提到了“诗社欠人风月闲”,揭示出诗社中缺少具备优雅情趣的人,缺乏了应有的生气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于当下文化氛围的失落感。

随着年岁渐长,诗人开始思考归隐的生活,这在“老去盍为归隐计”中得以体现。他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隐居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最后一句“却於何处买青山”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迷茫,尽管心中向往,但理想的隐居之地却难以寻觅。这种情感在全诗中贯穿始终,既有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归宿的追求,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盟无主江湖冷:文人聚集的地方失去了主导,显得冷清。
  2. 诗社欠人风月闲:诗社中缺少有情趣的人,显得乏味。
  3. 老去盍为归隐计:年纪大了,为什么不考虑隐居呢?
  4. 却於何处买青山:但究竟在哪里可以找到适合隐居的山水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之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青山”作为隐居的象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当下文人生活的失落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位老者在文学与生活之间的沉思与无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衰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湖:象征文人聚集的文化圈,但在此处表现出冷清。
  2. 风月:代表优雅的生活情趣,缺乏让人失望。
  3. 青山:隐居生活的象征,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盟无主”的意思是: A. 文人圈子热闹
    B. 文人圈子冷清
    C. 文人有领袖
    D. 文人互相帮助

  2. “老去盍为归隐计”中的“盍”字可以理解为: A. 为何
    B. 哪里
    C. 只是
    D. 也许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黄庚的《漫述》更侧重于对文人圈的感慨与归隐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美与宁静。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规道人览予心说作颂见寄次韵奉答 江神子/江城子 望江南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二十六 度清霄(其三)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二十一 金丹诗四十八首 望江南 其四 金丹诗四十八首 题冲虚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蕴蓄 遏防 矛字旁的字 包含澎的词语有哪些 粉妆玉砌 腹心内烂 东张西张 齒字旁的字 原心定罪 宝盖头的字 血光之灾 包含水的成语 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宁一 纵马横刀 音字旁的字 寒心销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