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5
通玄观
黄庚 〔宋代〕
云气深深护石坛,
红尘飞不到阑干。
清阴满地无人迹,
一径松风鹤梦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道观环境,云气缭绕,石坛被保护在深厚的云气之中,红尘中的纷扰无法抵达这里的栏杆。地面上清阴满布,没有人迹,只有一条小径上松风呼啸,仿佛带来寒冷的鹤梦。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红尘”与“清阴”的对比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世俗与超脱的理解,反映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黄庚(约1090-1150)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隐逸生活的追求之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关注和向往。
《通玄观》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的渴望和内心的宁静。诗的开篇以“云气深深护石坛”引入,描绘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云雾把石坛包裹得严严实实,形成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红尘飞不到阑干”,将世俗的喧嚣与道观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逃避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在“清阴满地无人迹”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清静的环境,地面上充满了阴凉,意味着这里没有人来打扰。这种静谧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孤独与安宁。最后一句“一径松风鹤梦寒”,则以松风的呼啸和鹤梦的意象,增添了一层幽远的意境,松树与鹤都象征着长寿与清雅,展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
整首诗气韵悠远,意境深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隐逸精神与道教思想的融合。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环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认同与追求。
“红尘”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的烦扰
C. 寺庙
D. 云气
诗中提到的“清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温暖
B. 宁静
C. 喧闹
D. 明亮
诗的主题是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
B. 隐逸生活
C. 战斗
D. 旅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