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即事十绝》

时间: 2025-04-27 04:19:32

诗句

初谓武陵远,移来不计春。

近传湖户警,愁杀避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32

原文展示:

即事十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初谓武陵远,移来不计春。
近传湖户警,愁杀避秦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起初以为武陵的距离很远,后来才发现即使身处此地也无法计算春天的来临。最近听说湖边的官府严厉管控,让人感到忧愁,恨不得逃离秦人。

注释:

  • 武陵:传说中的桃花源,寓意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境地。
  • 湖户:指湖边的居民或官府,意在表明对生活环境的关注。
  • 秦人:指秦朝人,借此表达对统治者的厌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并蕴含深刻的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困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即事十绝》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悟与思考。首句“初谓武陵远”通过对武陵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理想境地的渴望,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移来不计春”则反映出对人生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即使身处理想之地,依然无法逃脱世俗的压力。

接下来的“近传湖户警”,则是对现实的直接观察,描绘了官府的严厉与生活的压迫感,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愁杀避秦人”中的“愁杀”一词,用得生动而形象,传达出无奈与绝望的情绪,似乎无处可逃,令人唏嘘。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纷繁复杂世界中的迷茫与追寻,给人以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谓武陵远:起初以为武陵这个理想之地很遥远,象征着远离现实的美好。
  • 移来不计春:当身处其中时,却发现春天的到来不再重要,表明对现实的无奈。
  • 近传湖户警:听说湖边的官府对居民的监管很严厉,暗示生活的压迫。
  • 愁杀避秦人:感到忧愁,想逃避秦人的统治,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初谓”和“近传”构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武陵象征着理想与逃避现实的愿景。
  • 夸张:“愁杀”一词使情感更加鲜明,强调了诗人的焦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陵:象征理想生活与自然的宁静。
  • 湖户:现实生活中的压迫与无奈。
  • 秦人:代表强权与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武陵”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理想的生活
    C. 人生的无奈

  2. “愁杀避秦人”中的“愁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焦虑
    C. 平静

  3. 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刘克庄的诗虽同样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加强调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体现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复杂与矛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观》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素梅 二六 红梅 其二 四牧图戴嵩画 颖语次杨廉夫进士古声韵 舟中杂纪 其十 建康层楼 对雨 其一 渭河道中四首 其一 素梅 三三 与王德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家之辞 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环深 独步当世 潢漾 隶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阴丹士林 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废然而返 绮罗粉黛 自业 肀字旁的字 顺水放船 爿字旁的字 打破砂锅璺到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