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时间: 2025-05-01 17:43:06

诗句

平生憎鲍鱼肆,何处割山麝房。

试与君评花品,不如渠有国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43:06

原文展示:

平生憎鲍鱼肆,何处割山麝房。
试与君评花品,不如渠有国香。

白话文翻译:

我平生非常厌恶鲍鱼的店铺,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割取山麝的香料。
试着和你一起品评花的品质,然而不如她那样拥有国色天香。

注释:

  • 鲍鱼肆:鲍鱼的商店,代表一些庸俗或低级的事物。
  • 山麝房:山麝是一种香料,借指高雅的风物或追求。
  • 花品:花的品质。
  • :指代“她”,在这里指代某种高雅而美丽的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鲍鱼肆”象征着世俗的低级享受,而“山麝房”则代表着高尚的品味。二者构成了高低文化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之物的排斥与对高雅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壮阔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低俗文化的厌恶以及对高雅文化的推崇,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诗歌鉴赏: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是刘克庄在与友人交流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其对世俗与高雅文化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平生憎鲍鱼肆”自述情感,直接表达了对低级享受的厌恶。这种厌恶不仅是对鲍鱼肆的反感,更是对当时浮华社会风气的批判。接着,诗人以“何处割山麝房”提出理想与追求,渴望能够获得高雅的气息与品味。最后一句“试与君评花品,不如渠有国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与友人品评花的品质,隐喻出世间的美丽与高雅并不在于表面的繁华,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与气质。这种内涵的表达,使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邃,又有文化的高度,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憎鲍鱼肆:表明诗人对低级享受的厌恶,反映出其高洁的品格。
  2. 何处割山麝房:表达了对高雅事物的追求,渴望得到美好的东西。
  3. 试与君评花品:与朋友讨论花的品质,显示出诗人对美的敏感与追求。
  4. 不如渠有国香:强调高雅之美远胜于浮华的外表,内涵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憎鲍鱼肆”与“割山麝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鲍鱼与山麝分别代表低俗与高雅,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与对世俗低级享受的拒绝,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审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鲍鱼肆:象征低俗的享受。
  • 山麝房:象征高雅的气息。
  • 花品:象征美的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鲍鱼肆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恶
    C. 无所谓

  2. “山麝房”象征: A. 低级享受
    B. 高雅的气息
    C. 平常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渠”指的是: A. 朋友
    B. 鲍鱼
    C. 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内涵与意象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感宣泄。刘克庄通过对比和反思,传达出一种对高雅文化的追求,而李白则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两者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客愁都在斜阳外 丑奴儿 桂枝香(杨山甫席上赋) 瑞鹤仙·故庐元负郭 无题 其一 夜飞鹊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失鹤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源头活水 山字旁的字 吃衣著饭 力殚财竭 裤腰 廾字旁的字 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二蛋 手如柔荑 雨昏 礼拜 一叶障目 亏结尾的成语 关照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