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4
月夜登楼
玉宇澄清暮霭收,
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书,
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
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
吹老梅花总是愁。
在清澈的玉宇之下,傍晚的云霭渐渐收敛,我在吟诵之时,心中却怕倚靠在仲宣楼上。寒冷的明月照耀千里,夜空如同一本书一般,新的大雁叫声响起,天边似乎预示着秋天的来临。湖海之中,何人能在豪杰的目光中显得青翠?风霜容易使得年轻的头发变白。更深时分,忽然听到荒城的角声,吹来的梅花气息,却全是愁苦。
作者介绍:黄庚,南宋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个性沉稳,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在月夜登楼的场景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月夜登楼》是黄庚的一首经典作品,展现了诗人在月夜登楼时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描绘了清澈的月空与渐渐暗淡的暮霭,以此引出诗人的忧愁与思绪。首联通过“玉宇澄清”和“暮霭收”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的美感。而“吟边怕倚仲宣楼”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吟诵中流露出一丝孤独与不安。
接下来的意象“寒蟾千里夜如书”将明月比作书,展现出诗人对夜色的深刻感受;而“新雁一声天欲秋”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带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联通过“湖海谁青豪杰眼”与“风霜易白少年头”,表达了对过去豪情壮志的思考,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吹老梅花总是愁”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感慨与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青春易逝的忧虑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寒蟾”指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诗人在哪个楼台吟咏?
“新雁一声天欲秋”中的“新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