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45
赤粟黄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
鬼神每瞩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贫困的反思与自警。诗中提到赤粟和黄虀的味道最为醇厚,暗示即使生活清贫,仍然不必怨恨年老的孤寂。鬼神时刻注视着光明的居室,天地都知道夜晚的金色光辉。即使豪杰为了财富而燃烧自己的生命,前贤的遗骸或许也没有棺材。最后,诗人感叹,虽然生活中有许多浮云,但不要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心志。
刘克庄,字德明,号雨村,宋代诗人,晚号“白云山人”。他以豪放的个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尤其擅长词与诗。他的诗风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贫居自警三首》写于诗人生活清贫之时,表达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借此诗自警,提醒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贫居自警三首》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贫困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他以赤粟与黄虀的味道为引子,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享受的珍视,认为即使生活贫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更为重要。诗中所提到的“鬼神”与“天地”,不仅是道德的象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在展现清贫生活的同时,诗人也对社会上那些追逐财富的人表示批判,指出即使是豪杰也难逃人生的无常与最终的归宿。在最后一句“一瓢千驷同归尽”,诗人用典雅的比喻,传达了财富的虚幻与人生的短暂,强调了保持内心坚定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构建出一个贫困而又充满智慧的境界,让读者在感受诗人生活困境的同时,也能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哲理与人生意义。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物质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浮华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是多么重要。
诗中“赤粟黄虀”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夸士”为什么会燃烧自己的生命?
“一瓢千驷同归尽”这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