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0
髧髦驰逐少年场,晚向深山学老庄。
名以马牛犹不校,嘲为豚犬极何妨。
性疏熟客来难记,意懒生书读易忘。
却笑痴人误标榜,贤愚千古共茫茫。
年轻时追逐名利,晚年则向深山学习老庄的哲理。
名声与马牛相比也毫无意义,嘲笑成豚犬又有什么关系呢?
性情疏淡熟悉的人来访也难以记住,意兴阑珊生书读起来容易忘却。
我却笑那些痴人误以为自己有名声,贤者与愚者千古以来都茫然无知。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田叟,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象、表现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书感》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名利的看淡和对哲理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书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人在此诗中对名利的追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头两句对比了年轻时的追逐与晚年的归隐,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转变。通过“学老庄”的提及,诗人传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在名与物的关系上,诗人认为名声与马牛无异,这种比喻不仅表现了对名利的轻视,也揭示了社会的虚伪。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感慨,指出了记忆的困难与学习的无趣,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迷失与疲惫。
最后两句则是对那些误以为自己有名的人进行嘲讽,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调包裹着严肃的主题,既有个人的感悟,也有对时代的思考,具有广泛的共鸣。
整首诗围绕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道家哲理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老庄”指的是哪种哲学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佛教
D. 法家
诗人认为名声与什么相比毫无意义?
A. 马牛
B. 豚犬
C. 大海
D. 山川
诗中表达了对学习的什么感受?
A. 兴趣盎然
B. 难以忘记
C. 意懒易忘
D. 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