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槿菊》

时间: 2025-04-22 09:09:52

诗句

槿菊丛丛绕水涯,深红浅紫映山家。

平生不识春风面,篱落秋深各自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09:52

原文展示:

槿菊丛丛绕水涯,
深红浅紫映山家。
平生不识春风面,
篱落秋深各自花。

白话文翻译:

槿花和菊花簇拥在水边,
深红的和浅紫的花朵映衬着山里的房舍。
我这一生从未见过春风的面容,
在篱笆深处,秋天到了,各自盛开着自己的花。

注释:

  • 槿:指的是槿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通常与夏天有关。
  • :指的是菊花,象征着秋天,寓意高洁。
  • 水涯:水边,指水流的边缘。
  • 春风面:春风的面容,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篱落:篱笆,通常用于分隔院落,给人一种隐秘的感觉。
  • 秋深:深秋,表示秋天已经到了尾声。

典故解析:

  • 槿与菊的对比:槿花代表夏天的繁盛,而菊花则代表秋天的成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
  • “不识春风面”: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但因生活环境的限制未能亲历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华,号澹庵,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黄庚在诗词创作上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借花鸟表现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的时代,宋代社会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黄庚通过描写槿菊的盛开,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过往时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槿花与菊花的盛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无奈。开篇“槿菊丛丛绕水涯”,以生动的景象引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自然环境之中,槿花的热烈与菊花的宁静形成对比,反映出夏秋交替的时节变化。接着,诗人用“平生不识春风面”自述,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遗憾,这种情感深刻而婉转,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篱落秋深各自花”则意在表达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时光与绽放,即使在秋天的深处,也有各自的美丽。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槿花和菊花在水边环绕的美丽景象。
    • 第二句:强调了花色的对比,深红与浅紫的搭配,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感到遗憾与无奈。
    • 第四句:在秋天的季节里,尽管景色各异,但每种花都有其独特的美。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第二句之间的意象形成对比,体现了对比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槿:象征热烈、繁荣,代表着夏日的生机。
  • :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秋天的成熟与宁静。
  • 水涯:暗示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变化。
  • 篱落:象征隔离与隐秘,暗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花分别是什么?

    • A. 槿花与荷花
    • B. 槿花与菊花
    • C. 菊花与梅花
    • D. 玫瑰与百合
  2. “平生不识春风面”中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C. 秋天的宁静
    • D. 夏天的热烈

答案

  1. B. 槿花与菊花
  2. B. 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黄庚《槿菊》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黄庚更侧重于花的对比与生命的无奈,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 《诗经与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七 鲞鹤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一 题玄真子浮家泛宅图韵 西江月 其三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一 警悟 西江月·大药元无斤两 西江月 其五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觅取 黄雀在后 夜以续日 挥戈反日 色字旁的字 真机 玄字旁的字 包含脾的词语有哪些 宦达 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白诋青 四字头的字 眉怃 斗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圆木警枕 偏安一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