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18
通身无影像,脱体露堂堂。
不话非声色,何曾有短长。
河沙恒遍现,故号法中王。
优昙花正开,嗅著不闻香。
整个人毫无影像,脱离肉体显得格外明亮。
不谈声音与色彩,何曾有过长短之分。
河沙永远存在,因此称其为法中王。
优昙花正在开放,虽然嗅到,却闻不到香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清远,宋代的高僧,精通佛教教义,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出深厚的佛理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对生命、存在和佛教智慧的深刻思考下创作而成。诗中蕴含了对世俗事物的超然与对内心真理的追求。
《妙容非睹》是一首哲理深邃的诗,透过简练的文字,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的开头“通身无影像,脱体露堂堂”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无我”的境地,强调了物质身体的虚幻及精神存在的真实。接下来的“不话非声色,何曾有短长”进一步揭示了世俗的纷扰与对比,表达出一种对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
接着,诗人引入“河沙恒遍现”的意象,象征着无尽的智慧与法理,突显出佛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而最后一句“优昙花正开,嗅著不闻香”则以优昙花作为生动的比喻,指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尽管表面上看似有所收获,但真正的内在体验却难以言表、难以捕捉。
整体上,这首诗构建了一个超越形而下的哲学思考空间,表达了对内心真实自我和存在本质的探讨。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深邃的智慧,仿佛在提醒我们要超越表象,追求内心的真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超越世俗的追求,才能领悟到真正的智慧与真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优昙花”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通身无影像”想表达什么?
诗中“河沙恒遍现”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