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昌舟夜寄叶化甫》

时间: 2025-07-27 08:27:51

诗句

征途瞻上国,秋尽度聊城。

葭露迎船重,萤光带月明。

江山违夙约,诗酒尚虚名。

想到茆溪上,翛然笑独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7:51

原文展示

东昌舟夜寄叶化甫
作者: 祁衍曾 〔明代〕

征途瞻上国,秋尽度聊城。
葭露迎船重,萤光带月明。
江山违夙约,诗酒尚虚名。
想到茆溪上,翛然笑独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诗人一路向北,回望着高远的故国,已是秋天,正值游历聊城。河边的芦苇上挂着露珠,船上的人感到沉重,夜空中萤火虫的光辉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诗人感叹江山与昔日的约定已然不再,留存于世的只是诗酒的虚名。想到茆溪的悠然自得,诗人忍不住微笑,独自清醒。

注释

  • 征途:旅途,行程。
  • 瞻上国:远望自己所向往的国家。
  • 聊城: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 葭露:芦苇上的露水。
  • 迎船重:船被湿重的露水侵袭。
  • 萤光:萤火虫的光芒。
  • 虚名:空洞的名声,无法实际享受的荣华。
  • 茆溪:指的是一个宁静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向往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祁衍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故国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旅者心境。接下来的“葭露迎船重,萤光带月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在宁静中思考的情感。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冷漠,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又有对现实名利的淡泊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途瞻上国:在旅途上仰望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 秋尽度聊城:已是秋天,经过了聊城,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疲惫。
  3. 葭露迎船重:芦苇上的露水让船体显得沉重,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4. 萤光带月明:萤火虫的微光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描绘出美丽的夜景。
  5. 江山违夙约:江山与昔日的约定已不复存在,感叹时光的流逝。
  6. 诗酒尚虚名:诗歌与酒的名声在世上却是空洞无物。
  7. 想到茆溪上:回忆起茆溪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8. 翛然笑独醒:诗人自得其乐,独自醒悟,体现了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如“葭露迎船重”象征旅途的艰难。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如“萤光带月明”与“江山违夙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葭露:象征自然的清新与旅途的艰辛。
  • 萤光:代表微小而美丽的事物,暗喻诗人的追求。
  • 茆溪:象征宁静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这首诗?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聊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山东
    • C. 浙江
    • D. 河南

答案

  1. C. 秋天
  2. B. 山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祁衍曾的诗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豪情和孤独。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旱三首 其一 湖州张公济仰高亭 留别荣茂实侍郎 闻禽声有感 墨竹梅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 送曾宏甫赴光山守 吴傅朋送惠山泉两瓶并所书石刻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别二首韵 七月一日复大雨用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指心恋母 薤歌 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蚌生珠 破译 柔茹寡断 面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七捞八攘 鬯字旁的字 心满意足 隶字旁的字 珠子菊 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天 尣字旁的字 沐雨栉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