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05:05
原文展示: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 曾几 〔宋代〕
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 只今馀白发,何以报青春。 日暖繁游子,年丰乐社神。 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
白话文翻译:
在童年时期,西湖的山光水色映入眼帘,新鲜而美丽。 如今只剩下满头白发,如何回报那逝去的青春年华。 阳光温暖,游人众多,年成丰收,社神也感到快乐。 各位朋友频繁地带着酒来,四季的聚会常常如参辰般准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与朋友陈鲁山同游西湖时所作,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社日,即祭祀社神的日子,与朋友陈鲁山同游西湖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比童年时的西湖和新老交替的自己,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童年时的西湖和新老交替的自己,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描绘了童年时西湖的美丽,而“只今馀白发,何以报青春”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日暖繁游子,年丰乐社神”描绘了社日的欢乐气氛,而“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频繁聚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比童年时的西湖和新老交替的自己,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频繁聚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童年的怀念 B. 对西湖的赞美 C. 对青春的感慨 D. 对友情的珍视
“只今馀白发,何以报青春”中的“馀白发”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朋友陈鲁山 C. 社神 D. 游客
诗中“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酒的热爱 C. 对四季的期待 D. 对社神的敬仰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