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玉霄亭》

时间: 2025-05-08 16:01:33

诗句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01:33

原文展示:

登玉霄亭 曾几 〔宋代〕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白话文翻译:

我年老时承蒙君王的恩典被任命到赤城,由一根细竹杖扶持着登上了玉霄亭。 我预料到这个地方与茫茫大海相连,坐在这里可以看到天空中成对的星星。 我写赋时只能凭空想象,而实际上被贬官后四处漂泊。 我这个衰弱的老人何其幸运能被授予符节和竹简,一览东吴那未曾改变的青色。

注释:

  • 老荷君恩付赤城:老荷,指年老时承蒙。君恩,君王的恩典。付赤城,被任命到赤城。
  • 瘦筇扶上玉霄亭:瘦筇,细竹杖。玉霄亭,亭名,指高处的亭子。
  • 悬知地接溟溟海:悬知,预料。溟溟海,茫茫大海。
  • 坐见天横两两星:坐见,坐着就能看到。天横,天空中。两两星,成对的星星。
  • 作赋兴公虚想像:作赋,写赋。兴公,指作者自己。虚想像,凭空想象。
  • 谪官司户实飘零:谪官,被贬官。司户,官职名。实飘零,实际上四处漂泊。
  • 衰翁何幸分符竹:衰翁,衰弱的老人。何幸,何其幸运。分符竹,被授予符节和竹简。
  • 一览东吴未了青:一览,一眼望去。东吴,地名。未了青,未曾改变的青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固,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作于他被任命到赤城时,表达了他对君恩的感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几在被任命到赤城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君恩的感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玉霄亭的高远和东吴的青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职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霄亭的高远和东吴的青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职的感慨。诗中“老荷君恩付赤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君恩的感激之情。而“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则通过宏大的意象,展现了玉霄亭的高远和壮丽。最后两句“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则表达了作者对官职的感慨和对东吴青色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曾几的诗人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荷君恩付赤城: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年老时承蒙君王的恩典被任命到赤城。
  2. 瘦筇扶上玉霄亭:这句通过“瘦筇”和“玉霄亭”的意象,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景。
  3. 悬知地接溟溟海:这句通过“悬知”和“溟溟海”的意象,展现了玉霄亭的高远和壮丽。
  4. 坐见天横两两星:这句通过“坐见”和“两两星”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亭中看到的星空。
  5. 作赋兴公虚想像:这句表达了作者写赋时只能凭空想象,无法亲身体验。
  6. 谪官司户实飘零:这句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四处漂泊的实际境遇。
  7. 衰翁何幸分符竹: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被授予符节和竹简的幸运感慨。
  8. 一览东吴未了青: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东吴青色的赞美,以及对官职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筇扶上玉霄亭”中的“瘦筇”比喻细竹杖,形象生动。
  • 对仗:如“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如“溟溟海”、“两两星”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君恩的感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官职的感慨。通过描绘玉霄亭的高远和东吴的青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职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瘦筇:细竹杖,象征着作者年老体弱,需要扶持。
  • 玉霄亭:高处的亭子,象征着高远和壮丽。
  • 溟溟海:茫茫大海,象征着广阔和深远。
  • 两两星:成对的星星,象征着美好和和谐。
  • 东吴未了青:未曾改变的青色,象征着永恒和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瘦筇扶上玉霄亭”中的“瘦筇”指的是什么? A. 细竹杖 B. 瘦弱的老人 C. 细长的树枝 D. 瘦弱的动物

  2. 诗中“悬知地接溟溟海”中的“溟溟海”象征着什么? A. 广阔和深远 B. 狭窄和浅薄 C. 平静和安宁 D. 动荡和不安

  3. 诗中“一览东吴未了青”中的“未了青”象征着什么? A. 永恒和不变 B. 短暂和变化 C. 鲜艳和美丽 D. 暗淡和无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曾几《登玉霄亭》与苏轼《赤壁赋》: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曾几的诗更注重对官职的感慨,而苏轼的诗更注重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曾几诗集》:收录了曾几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曾几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斑竹 蝶恋花 题兰竹扇面 蝶恋花 怀旧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其三 柳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寄怀,慕韩江右 蝶恋花 那些花儿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包含翊的词语有哪些 说长说短 走字旁的字 跐牙裂嘴 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徒陈空文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零零碎碎 一缕不挂 旰食宵衣 犬字旁的字 恨如头醋 安之若固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雍容不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