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来闻故旧多云亡者作诗示同志》

时间: 2025-05-12 04:53:43

诗句

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53:43

原文展示: 春来闻故旧多云亡者作诗示同志 曾几 〔宋代〕

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到来,我听闻了许多故友相继离世的消息,于是写下这首诗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信鸽从未带回一字的消息,有时书信到了却引发忧愁。 故友们一个个相继离世,埋入黄土,而我如今已是满头白发。 大致上,人的一生如同逝去的流水,可怜的是万事万物都只是泡沫。 早晨听闻真理,晚上死去也是我的追求,我在圣人的道路上努力不懈。

注释:

  • 雁足:指传递书信的信鸽。
  • 叠叠:形容接连不断。
  • 黄壤:指坟墓,因古人埋葬多用黄土。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白。
  • 逝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浮沤:水上的泡沫,比喻世事无常、短暂。
  • 朝闻夕死:出自《论语·里仁》,意为早晨听闻真理,晚上死去也无憾。

诗词背景: 曾几是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时代风貌。这首诗是在春天听到许多故友去世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真理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友离世和个人衰老的描绘,深刻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一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后两句“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则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雁足曾无一字收”,通过信鸽未带回消息的意象,暗示了与故友的失联和孤独。
  • 第二句“有时书到却生愁”,书信的到来本应是喜悦,却因故友的离世而引发忧愁。
  • 第三句“故人叠叠半黄壤”,用“叠叠”形容故友相继离世,“黄壤”指坟墓,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结。
  • 第四句“今我萧萧全白头”,以“萧萧”形容白发,表达了个人衰老的无奈。
  • 第五句“大抵百年皆逝水”,用“逝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生命的短暂。
  • 第六句“可怜万事只浮沤”,以“浮沤”比喻世事的无常和短暂。
  • 最后两句“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雁足:传递书信的信鸽,象征着与故友的联系和失联。
  • 黄壤:坟墓,象征生命的终结和死亡。
  • 逝水:时间的流逝,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浮沤:水上的泡沫,象征世事的无常和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雁足”指的是什么? A. 传递书信的信鸽 B. 雁的脚 C. 书信 D. 传递消息的人
  2. “故人叠叠半黄壤”中的“黄壤”指的是什么? A. 黄土 B. 坟墓 C. 土地 D. 黄色的土壤
  3. 诗中“朝闻夕死真吾道”出自哪部经典?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道德经》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故友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曾几的这首诗都反映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曾几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论语》:了解“朝闻夕死”的出处和含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阮郎归(苏州席上作)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鹿鸣宴 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 丰年有高廪诗 次韵吕梁仲屯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鸮心鹺舌 黄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金盆洗手 子孝父慈 土盎 采字旁的字 没做奈何处 炉火纯青 一趋一步 包含改的词语有哪些 緑简 自字旁的字 外轮 齐字旁的字 外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