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37
半闲堂废踏残红,
遗迹难寻葛岭中。
天子虾蟆臣蟋蟀,
江山都付可怜虫。
半闲堂已经废弃,踏上了残留的花瓣。
在葛岭中,昔日的痕迹难以寻觅。
天子像蛤蟆,臣子似蟋蟀,
江山的兴衰都交给可怜的虫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受,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诗风通常简洁而含蓄,具有独特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历史变迁的时代,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半闲堂》中,潘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半闲堂废踏残红”,展现了一个曾经繁华而今已荒废的场景,残红暗示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沉的惆怅感。接着“遗迹难寻葛岭中”,诗人通过“遗迹”一词,强调了过往辉煌的不可追寻,令人感到深深的失落。
“天子虾蟆臣蟋蟀”一句,诗人用动物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当权者的无能与臣子的微小,暗含了对统治者的讽刺。最后一句“江山都付可怜虫”则将江山的命运与小小的虫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这幅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衰败,更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情感上深沉,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衰败与对政治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悲观与反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盛开的花朵
B. 衰败的花瓣
C. 新开的花
D. 叶子的颜色
“天子虾蟆臣蟋蟀”这句中,虾蟆和蟋蟀象征什么?
A. 权力与财富
B. 无能与微小
C. 美丽与丑陋
D. 繁华与衰败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无奈与忧伤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潘受的《半闲堂》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李白的诗歌则更多体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差异,一个是对理想的追求,一个是对现实的无奈。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西湖杂诗六首选三 其三 半闲堂》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